廣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成立于1903年,前身是廣州市工人醫院,1981年改稱廣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醫院位于廣州長堤,座落在珠江之濱,交通方便,環境優美。醫院醫療技術雄厚,擁有國家工程院院士及省、市**專家十多名,職工1300多人,是一年分科齊全、設備先進、服務**的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根據自身優勢,深挖潛力,創建技術品牌,相繼形成了呼吸內科、泌尿外科、窺鏡外科、胸外科、小兒血液專業、心臟內科、禿發治療、肝病診治等特色專科。設在院內的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現任所長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學院院長鐘南山教授。研究所下設呼吸內科、胸外科、廣州呼吸監護中心(呼吸監護科)、實驗部等多個臨床科室,專門從事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和臨床診治工作。特別在哮喘、呼吸衰竭、肺炎(肺部感染)、肺結核、肺氣腫、慢支炎、支氣管異物摘取、肺部外科及胸腔鏡技術、應用纖維支氣管鏡診斷與治療呼吸系統疾病、肺癌的基礎研究與防治等領域都十分出色,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特別是呼吸疾病監護中心(RICU),是廣州教育基金百萬行十大工程之一。中心擁有隔離式病床,采用先進的層流式空氣凈化機及中央空調系統,有效地實現了室內空氣凈化,大大降低了病人之間通過空氣傳播的交叉感染。采用集成式的氣源、動力供應機,保證了監護系統的安全工作;中心購置了美國Spacelab公司的監護系統,可對病人進行循環動力學、呼吸動力學及營養代謝方面的不間斷監測。病者的所有生理指征可自動分析,配合計算機網絡系統,實現全球范圍內的監控;所內擁有多功能呼吸機,滿足各類患者的通氣要求;呼吸機與計算機連接,所有調節及測定參數均可自動記錄和保存。呼吸疾病研究所的監護現代化管理,為病人的治療、搶救工作提供了最安全科學的保證。
廣醫一院另一**特色的科室是窺鏡外科內窺鏡是一種以物理光學原理和機械構造相結合的醫療器械它能將人的視野引入到過去需要開放手術才能達到的組織器官內窺鏡手術則是以纖細的內窺鏡通過病人身上很少的切口(俗稱“鎖匙孔”)進入病人的組織器官觀察深部組織的病變并以微型操作器械進行手術治療的方法窺鏡外科手術由于具有創傷小愈合快術后恢復快感染率低住院時間短等優點日益受到病者歡迎成為近年來全世界迅速發展的新技術。
廣醫一院窺鏡外科起步較早年廣醫一院醫師吳開俊教授受中央教育部委托以訪問學者身份到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進修泌尿外科并致力于窺鏡外科的研究從而有機會接觸這項新技術吳開俊回國后大力推行此項新的治療技術并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與開發年月受衛生部委托在吳開俊院長主持下舉辦了**次腔內泌尿外科學習班來自全國各大醫院的專科醫生一百多人參加了學習。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所獲榮譽醫院在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上也取得了可喜成績,培養了廣東省醫療衛生界**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創建了廣州市高校**個博士授予點,擁有10個碩士招生點,承擔著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層次教學任務;現有**重點學科1個、省重點學科5個和1個省重點實驗室;承擔著十五國家重點攻關項目、863重點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多項高水平的重大科研項目。
醫院秉承“仁愛為本,精誠為強”的醫院文化,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積極開展優質服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連續榮獲文明醫院、**服務單位、**服務單位標兵、文明單位標兵、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鐘南山院士榮獲了全國勞模和中國衛生系統的**榮譽——白求恩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