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介紹
張新超,男,北京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擅長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充血性心衰等疾病。1984年大學本科畢業,1987-1990年讀心血管病學碩士學位,1990-1997年從事心血管內科學的臨床醫、教、研工作,積累了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尤其在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無創心血管診治技術等方面有較深入研究。1997-2000年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脂質異常、以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細胞、分子學機制與臨床治療基礎。2000年8月-迄今從事急診與危重病醫學、心血管內科學專業以及干部醫療保健。在國內首先報道嗜鉻細胞瘤表現緩慢心律失常的罕見現象;針對房顫并II度房室阻滯認識上的爭議,提出要正確認識房顫合并II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客觀性;在國內較早觀察研究了b-受體阻滯劑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意義;早期系統研究了無創性多普勒超聲技術評估房、室間隔缺損患者的肺、體循環血流動力學的臨床價值,獲局級科技成果三等獎;在國內早期系統研究了HMG-CoA還原酶抑制劑的非調脂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獲優秀論文獎;在國內早先系統研究了一過性病理性Q波是急性心肌頓抑的心電圖特征,并提出了臨床上應當注意的相關問題;2003年3月-5月末抗擊SARS的斗爭中,義無返顧參戰一線,進駐隔離病房,獲首都防治非典工作先進個人之表彰。2009年獲東城區“創建國家文明城區”先進個人。碩士研究生導師,已培養或正在培養研究生9名。主譯專業著作一部,近10年來,參與編寫專業著作10部;在國家級核心期刊及專業醫學雜志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局級科技成果三等獎1項、局級優秀學術論文一、三等獎各1項,博士研究課題獲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優秀論文獎。擔任北京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委員兼秘書、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急救與復蘇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北京市醫學會科技開發咨詢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老年基礎醫學研究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促會中老年保健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衛生部急診醫學教育合作項目培訓基地教育委員;國家自然科學(生命科學部)基金評審專家、衛生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國家級應急專家、北京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衛生部和北京市醫療衛生技術高級職稱評委、北京市評標專家、中國急救醫學雜志常務編委。...擅長:在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無創心血管診治技術等方面有較深入研究。
版權聲明:
1、本站內容僅做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
2、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3、本站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