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介紹
從事小兒眼科&斜視專業15年,經過系統和完整的專業培養,對本專業疑難病例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是復雜性斜視方面具有獨到的經驗。2006年起在導師趙堪興教授指導下,在北京同仁醫院影像中心的密切配合下,在國內最早將現代影像學技術用于眼球運動神經的近全程顯示。拓展MRI技術在斜視專業的臨床診斷、預后評價、及發病機制等方面的研究與應用,促進斜視學從癥狀學診斷逐步向病因學診斷發展,為復雜性斜視“個體化”診療提供重要依據。對低齡兒童眼部異常的早期發現極為重要,因為嬰幼兒非常容易因為屈光間質混濁(如先天性白內障)、未經矯正的屈光不正、斜視和其他影響視覺成像質量的疾病而導致終生性的中心視力損失。作為視力保健代表參加了全國兒童保健技術規范的修訂工作。主要圍繞在0-6歲兒童的視力篩查標準的重新制訂,本著注重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注重視力發育規律,正確考慮年齡因素影響。良好的教育背景,基礎扎實、有開拓創新意識和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善于合作共事。結合臨床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一,多模態神經影像的先天性顱神經異常支配疾病機理的研究,相關分子遺傳學研究。二,中樞性眼球運動異常的多模態磁共振診斷研究。以中樞性眼球運動異常的臨床應用為目標,為該類疾病的定位診斷提供影像依據,拓展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彌散張量成像技術在眼球運動異常相關眼部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診斷中的實用性。近五年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1項,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1項,北京市中醫藥科技發展資金年度規劃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SCI論文9篇。是北京市衛生系統高層次衛生技術人才學科骨干。...擅長:復雜性斜視“個體化”診療,低齡兒童眼部異常的早期發現和適時的臨床干預
版權聲明:
1、本站內容僅做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
2、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3、本站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