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參
(《陜西中草藥》)
【異名】白龍須、竹葉七、?豬七、白毛七(《陜西中草藥》),石竹根、竹節參、竹根七(《貴州藥植目錄》),白根藥、小竹根、倒竹散、老虎姜(《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廣東萬壽竹的根及根莖。
【植物形態】廣東萬壽竹,又名:山竹花、一線香、竹節草、玉竹草、白子草、竹葉草。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根莖短,簇生多數須根。莖細,有分枝。葉互生,質薄;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5~1厘米,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圓,有明顯平行脈;葉柄短。傘形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有花2~4朵,罕為5~7朵;花序柄短,頂部有一片與葉相似的氈片;花下垂,白色或淡紫色,鐘狀,長1.5~2厘米,裂片6,基部有距;雄蕊6;子房3室。漿果球形,黑色,花期夏季。
生于山坡、林下或草地。分布陜西及長江以南各地。
本品在貴州地區亦作百尾筍使用,參見"百尾筍"條。
【采集】夏秋間采挖,洗凈、曬干。
【性味】苦辛,涼。
①《云南中草藥》:"苦,涼。"
②《江西草藥》:"性平,味苦辛。"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舒筋活血。治高熱不退,虛勞骨蒸潮熱,風濕麻痹,關節腰腿疼痛,痛經,月經過多,癰疽瘡癤,跌打損傷,骨折。
①《陜西中草藥》:"滋陰補虛,祛風濕,活絡鎮痛。治虛勞,骨蒸潮熱,肺結核,心慌氣短,風濕腰腿痛,坐骨神經痛。"
②《云南中草藥》:"接骨止血.消炎止痛,祛風除濕。"
③《江西草藥》:"祛風散熱,舒筋活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燉雞、研末為散。外用:搗敷患處。
【選方】①治小兒高燒:山竹花根適量,研末。每次一錢,日二次,冷開水送服。
②治手足麻痹:山竹花根二兩,雞蛋一個。水燉,服湯食蛋。
③治風濕痛:山竹花根六錢,紅孩兒根五錢,茜草根、大血藤根、虎刺根各三錢。用白酒一斤浸泡七天,每次服五錢至二兩,早晚各一次。
④治腰痛:山竹花根適量,研末。每次二錢,水酒沖服,早晚各一次。(①方以下出《江西草藥》)
⑤治風濕關節痛,痛經,月經過多,肺結核:白根藥三至五錢。水煎服或燉雞服。(《云南中草藥》)
⑥治跌打損傷,骨折,槍傷,瘡癤,蜂窩組織炎:白根藥(鮮)搗爛敷患處。(《云南中草藥》)
⑦治毒蛇咬傷,引起昏迷:山竹花根二餞,研末,用萬年青根三錢,煎水沖服。(《江西草藥》)
竹葉參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竹葉參 (《陜西中草藥》) 【異名】白龍須、竹葉七、?豬七、白毛七(《陜西中草藥》),石竹根、竹節參、竹根七(《貴州藥植目錄》),白根藥、小竹根、倒竹散、老虎姜(《云南中草藥》)。 【...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竹黃1
竹黃1 (《綱目》) 【異名】天竺黃、竹膏(《開寶本草》),天竹黃(《本草衍義》),竹糖(《偽藥條辨》)。 【來源】為禾本科植...
-
竹葉防風
竹葉防風 (《滇南本草》) 【異名】雞足防風(《昆明藥植調查報告》),云防風(《中藥志》),西防風(《四川中藥志》)。 【來...
-
竹節參
【中藥名稱】竹節參 【拼音名】Zhujieshen 【英文名】RHIZOMAPANACISJAPONICI 【來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竹節參PanaxjaponicusC.A.Mey.的干...
-
乞麻花
乞麻花 (《醫林纂要》)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乞麻的花,植物形態詳"乞麻根"條。 【功用主治】①《醫林纂要》:"作茹:清...
-
指天椒
指天椒 (《嶺南采藥錄》) 【異名】長柄椒(《蘇南種子植物》)。 【來源】為茄科植物指天椒的果實。 【植物形態】指天椒...
-
白花龍膽
白花龍膽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榜間噶爾布(藏名)。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白花龍膽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白...
-
手參
手參 【英文名】RHEZOMAGYMNADENIAE 【來源/處方】本品為蘭科植物手參Gymnadeniaconopsea(L.)R.Br.的干燥塊莖。秋末采挖,洗凈泥土,曬...
-
五加
五加 【釋名】 五佳、五花、文章草、白刺、追風使、木骨、金鹽、豺漆,豺節。 【氣味】 (根皮、莖)溫、辛、無毒。 【...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竹黃1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