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竹葉椒(《本草圖經》)
【類別】:果實類
【異名】狗花椒(《中國中部植物》),花胡椒、搜山虎(《廣西中獸醫藥植》),野花椒(《杭州藥植志》),臭花椒、三葉花椒、山胡椒、玉椒(《湖南藥物志》),山花椒、雞椒(《浙江天目山藥植志》),白總管、萬花針(《江西草藥》),巖椒(《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竹葉椒的果實。
【植物形態】竹葉椒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4米。枝暗紫色,有對生的皮刺,老枝上的刺基部木栓化,暗灰褐色。單數羽狀復葉,互生;葉軸無毛,具寬翼和皮刺;小葉3~9,對生,無柄或具極短的柄;小葉片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稀為卵形,長5~9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小圓齒,紙質,兩面無毛而疏生透明腺點,主脈上具針刺,側脈不明顯。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花小,青綠色;花被片6~8,三角形或鉆形;雄花具雄蕊6~8,藥隔頂部有腺點1顆;雌蕊心皮2~4,通常1~2個發育。蓇葖果1~2瓣,稀3瓣,紅色,表面有突起的腺點,果皮薄。種子黑色,光澤,直徑3~4毫米。花期3~5月。果期6~8月。
生于低山疏林、灌叢中及路旁。分布我國東南部和西南各地。
本植物的根皮或根(竹葉椒根)、葉(竹葉椒葉)亦供藥用,另洋專條。果皮在浙江、江蘇、廣西、湖南等地作土花椒使用,參見"花椒"條。
【化學成分】果實含揮發油。莖含木蘭花堿0.02%、竹葉椒堿0.01%。
【性味】辛,溫。
①《貴州民間藥物》:"味辛,性溫。"
②《江西草藥》:"性溫,味辛,有小毒。"
③《四川常用中草藥》:"苦辛,溫,有小毒。"
【功用主治】散寒,止痛,祛蛔。治胃寒及蛔蟲腹痛,牙痛,濕瘡。
①《廣西藥植名錄》:"行氣消腫,祛風散瘀,止咳,祛蛔。治胃痛。"
②《江西草藥》:"散寒止痛,解蛇毒。"
③《四川常用中草藥》:"散寒,行氣,殺蟲,祛風。治胸腹冷痛,蛔蟲肚痛,風寒牙痛,濕毒癢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研末服,每次0.5~1錢。外用:煎水洗。
【選方】①治胃痛、牙痛:竹葉椒果一至二錢,山姜根三錢。研末,溫開水送服。(《江西草藥》)
②治痧癥腹痛:竹葉椒果三至五錢,水煎服;或研末,每次五分至一錢,黃酒送服。(《江西草藥》)
竹葉椒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中文名】:竹葉椒(《本草圖經》) 【類別】:果實類 【異名】狗花椒(《中國中部植物》),花胡椒、搜山虎(《廣西中獸醫藥植》),野花椒(《杭州藥植志》),臭花椒、三葉花椒、山胡椒、玉...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竹葉椒根
竹葉椒根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散血飛、見血飛(《貴州民間藥物》),土花椒根(江西省上饒地區衛生局《醫藥通訊》...
-
豬肉
豬肉 (《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豬科動物豬的肉。 【動物形態】豬(《爾雅》),又名:豕(《詩經》),冂(《莊和),豚(《周...
-
竹葉蘭
竹葉蘭 (《貴州藥植目錄》) 【異名】黃竹參(《貴州藥植目錄》),竹葉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鴨跖草種植物...
-
竹葉椒葉
竹葉椒葉 (《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竹葉椒的葉片,植物形態詳"竹葉椒"條。 【采集】夏、秋采收,曬干。 【...
-
白背葉1
白背葉 (《南寧市藥物志》) 【異名】白帽頂、白膜葉(《嶺南草藥志》)。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白楸的葉。 【植物形態】白...
-
木芙蓉根
木芙蓉根 (《滇南本草圖說》) 【來源】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根,植物形態詳"木芙蓉花"條。 【功用主治】治癰腫,禿瘡,臁...
-
土丁桂
土丁桂 (《福建民間草藥》) 【別名】毛辣花、銀絲草(《廣州植物志》),過饑草、小鹿銜、鹿含草、小本白花草、石南花、瀉...
-
女兒茶
女兒茶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巖果紫(《貴州民間藥物》),黃茶根、女兒紅(《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鼠李科...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竹葉椒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