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丁桂
(《福建民間草藥》)
【別名】毛辣花、銀絲草(《廣州植物志》),過饑草、小鹿銜、鹿含草、小本白花草、石南花、瀉痢草(《福建民間草藥》),銀花草(《南寧市藥物志》),毛將軍(《泉州本草》),白毛草、白毛蓮、白毛將(《廣東中藥》),白鴿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旋花科植物土丁桂的全草。
【植物形態】土丁桂
纖細、被毛草本。莖高20~70厘米,多少分枝,擴展或斜舉,非纏繞狀。葉互生;卵形、橢圓形或矩圓形,長約5毫米,間有達10毫米的,先端短尖,基部鈍圓,全緣,兩面密被絲毛。花小,腋生,單生或2~3朵同生于纖細的花序柄上,花序柄長于葉;苞片小,線形,被毛;萼片5;花冠漏斗狀,淺藍色或近白色,直徑6~8毫米;雄蕊5;子房上位,花柱2。蒴果球形,種子4顆。花期春至秋季。
生于干坡上。分布廣西、廣東、福建等地。
【性味】苦辛,涼。
①《福建民間草藥》:"甘微苦,平。"
②《南寧市藥物志》:"辛,涼。"
③《廣東中藥》:"味淡,性微涼。"
【歸經】《泉州本草》:"入肝、脾、腎三經。"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治黃疸,痢疾,淋濁,帶下,疔腫,疥瘡。
①《福建民間草藥》:"清熱瀉火,澀精益陰。"
②《南寧市藥物志,:"外用止血消腫,清肝熱,退翳。"
③《廣東中藥》:"清濕熱。治赤白痢疾,濕熱肚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鮮者1~2兩);或搗汁飲。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選方】①治黃疸、咳血:鮮土丁桂一兩。和紅糖煎服。(《泉州本草》)
②治痢疾:土丁桂一至二兩,紅糖半兩。水煎服,日服二次。
③治夢遺滑精:土丁桂二兩,銀杏四兩,黃酒二兩。加水適量燉服。
④治淋濁白帶:土丁桂一至二兩,冰糖半兩。水煎服。
⑤治遺尿癥:土丁桂二兩,豬膀胱一個。水煎服。(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小兒疳積:鮮土丁桂五錢至一兩,或加雞肝一個,水燉服。(《福建中草藥》)
⑦治疔腫:鮮土丁桂搗爛敷患處。
⑧治疥瘡:鮮土丁桂每次四兩,枯礬少許,煎湯洗患處。
⑨治蛇咬傷:鮮土丁桂,搗爛絞汁,和酒內服,渣敷患處。(⑦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土丁桂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土丁桂 (《福建民間草藥》) 【別名】毛辣花、銀絲草(《廣州植物志》),過饑草、小鹿銜、鹿含草、小本白花草、石南花、瀉痢草(《福建民間草藥》),銀花草(《南寧市藥物志》),毛將軍(《泉...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土黨參
土黨參 (《貴州民間方藥集》) 【別名】奶參、土羊乳(《草木便方》),白洋參、對月參(《昆明藥植調查報告》),野黨參(《貴...
-
兔肝
兔肝 (《別錄》) 【來源】為兔科動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肝。動物形態詳"兔肉"條。 【性味】①《綱目》:"性冷。" ②《醫林...
-
土蜂
土蜂 (《本經》) 【別名】蜚零(《本經》),馬蜂(《爾雅》郭璞注)。 【來源】為土蜂科昆蟲土蜂的全蟲。 【動物形態】土蜂...
-
兔頭骨
兔頭骨 (《別錄》) 【來源】為兔科動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頭骨。動物形態詳"兔肉"條。 【性味】甘酸,平。 ①《別錄》:...
-
白英
【中文名】:白英 【類別】:全草類 【英文名】:BittersweetHerb 【別名】:白毛藤、毛風藤、毛葫蘆、毛秀才。 【來源】:...
-
蘿?
蘿? (《本草經集注》) 【異名】芄蘭(《詩經》),所(《爾雅》),雀瓢(陸璣《詩疏》),苦丸(陶弘景),白環藤、熏桑、雞腸(《...
-
鶴骨
鶴骨 (《綱目》) 【來源】為鶴科動物丹頂鶴的骨骼。動物形態詳鶴肉條。 【性味】《醫林纂要》:辛咸,溫。 【功用主治】...
-
調經草
調經草 (《貴州草藥》) 【來源】為衛矛科植物冬青衛矛的根。 【植物形態】冬青衛矛,又名:正木、八木、大葉黃楊。 常綠...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土黨參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