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苜蓿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鐮莢苜蓿、豆豆苗(《內蒙古中草藥》),連花生(《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來源】為豆科植物黃花苜蓿的全草。
【植物形態】黃花苜蓿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莖直立或匍匐,稍有毛,多分枝。三出復葉,小葉長圓狀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2厘米,寬2~4毫米,先端鈍圓,基部楔形,邊緣上部有齒;托葉大,尖而長。總狀花序,腋生,有花10~20朵;花梗長于葉柄;花冠蝶形,黃色,比萼長2倍。莢果扁,矩形,彎曲成半月形,光滑,長1.5~2厘米,成熟時褐色。種子5~10粒。花期8月中旬。
生于草原或丘陵間低地以及溝邊。分布新疆、陜西、甘肅、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曬干。
【化學成分】含中性和酸性皂甙。花主含葉黃素酯。
【性味】甘微苦,平。
【功用主治】寬中下氣,健脾補虛,利尿。治胸腹脹滿,消化不良,浮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研末1~1.5錢。
【選方】治消化不良,胸腹脹滿:黃花苜蓿一錢。研末沖服,一日二次。(性味以下出《內蒙古中草藥》)
野苜蓿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野苜蓿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鐮莢苜蓿、豆豆苗(《內蒙古中草藥》),連花生(《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來源】為豆科植物黃花苜蓿的全草。 【植物形態】黃花苜蓿 多年生草本...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野木瓜
野木瓜 (《國藥的藥理學》) 【異名】那蘑、牛藤(《廣西植物名錄》)。 【來源】為木通科植物七姐妹藤的莖、根。 【植物形...
-
野牡丹子
野牡丹子 (《陸川本草》) 【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果實。植物形態詳"野牡丹"條。 【采集】秋后果實成熟時采收。...
-
野枇杷
野枇杷 (《江西草藥》) 【異名】山枇杷。 【來源】為樟科植物絨毛楨楠的葉或根。 【植物形態】絨毛楨楠,又名:猴高鐵、...
-
野海棠
野海棠 (《紅河中草藥》) 【異名】紅葉子、紫背天葵、散血子、紅雙通、紅酸桿、夜變紅、丹葉、無翅秋梅棠。 【來源】為...
-
紅花杜鵑
紅花杜鵑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打瑪興美多瑪爾布(藏名)。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紅花杜鵑的花。 【植物形態】...
-
苤藍
苤藍 (《滇南本草》) 【異名】芥藍、擘藍(《農政全書》),茄連、撇藍(《延綏鎮志》),玉蔓青(《山西通志》)。 【來源】為...
-
山甘草
山甘草 (《閩南民間草藥》) 【異名】野白紙扇(《廣州植物志》),白蝴蝶(《閩南民間草藥》),白茶(《泉州本草》),白紙扇...
-
小米柴
小米柴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牛屎柴、小豆柴、亮子藥(《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小米柴的枝葉...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野木瓜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