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顛茄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癲茄(《廣州植物志》),山馬鈴、大丁茄、小顛茄、天茄子、假茄子(《廣西藥植名錄》),紅癲茄、黃貢茄、鬼茄(《廣東中草藥》),?丁茄、紅果丁茄、丁茄(《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來源】為茄科植物刺茄的全株。
【植物形態】刺茄
多年生直立亞灌木,高30~60厘米。莖有勁直的長刺,幼嫩部混生刺毛。葉單生或成對,互生,闊卵形,長5~12厘米,寬5~10厘米,5~7裂,兩面均被緊貼的硬毛,主脈上有刺;葉柄有刺,有時混生疏長毛。聚傘花序腋外生,有花數朵,有時花單生;萼有刺,5裂,花冠白色,裂片披針形;雄蕊5枚,著生于花冠喉上,花藥頂裂;子房2室,胚珠多數。漿果球形,直徑2.5~4厘米,禿凈,成熟時橙紅色?;ㄆ谙?、秋季。
野生于草地上。分布我國南方。
【采集】根:夏、秋季采,鮮用或曬干。果實、種子:秋季采,種子洗凈曬干,炒黃至有香氣,備用。
【化學成分】漿果中含有澳洲茄堿,澳洲茄邊堿和刺茄堿。
【性味】苦辛,溫,有毒。
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苦辛,溫,有毒。"
②《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苦辛,微溫,有毒。"
③《廣東中草藥》:"根:淡,平,有毒。"
【功用主治】鎮咳平喘,散瘀止痛。治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胃痛,風濕痛,瘰疬,寒性膿瘍,跌打損傷。
①《廣西藥植名錄》:"全株:治胃痛,損傷,蛇傷,感冒,瘧疾,瘰疬。"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散瘀止痛,鎮咳平喘。治風濕性腰腿痛,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鮮葉搗敷跌打損傷。"
③《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抗菌,活血散瘀,麻醉鎮痛。治跌打損傷,凍瘡,寒性膿瘍,慢性骨髓炎,淋巴結結核,腳癬。"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敷;煎水洗或研末調敷。內服:煎湯,1~2錢;或研末,1~3分。
【選方】①治跌打腫痛,癰瘡腫毒:鮮癲茄根搗敷;或用癲茄莖葉曬干煅存性為末,調茶油敷患處。(《廣東中草藥》)
②治扭挫傷:丁茄、姜黃、韭菜根,共搗爛外敷。(《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③治小兒口腔炎:癲茄莖葉,煅存性研末,加冰片少許,涂患處。(《廣東中草藥》)
④治凍瘡:丁茄,煎水熏洗患處。(《廣西實用中草藥》)
⑤治小兒兒疳積:鮮癲茄果一至二枚,切開,加豬肝蒸熟,去癲茄取豬肝吃。(《廣東中草藥》)
⑥治肝硬化腹水:癲茄種子,炒黃研末服。(《廣東中草藥》)
⑦治胃痛:天茄子根,曬干研細粉,痛時服一克,兒童酌減。(《全展選編?外科》)
⑧治牙痛:天茄子種子,置燒紅之瓦片上,用竹管吸煙熏之。(《全展選編?外科》)
野顛茄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野顛茄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癲茄(《廣州植物志》),山馬鈴、大丁茄、小顛茄、天茄子、假茄子(《廣西藥植名錄》),紅癲茄、黃貢茄、鬼茄(《廣東中草藥》),?丁茄、紅果...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野丁香2
野丁香2 (《紅河中草藥》) 【異名】灑瓶花、丁香花。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桂丁香的花、果。 【植物形態】桂丁香,又名...
-
野葡萄根1
野葡萄根1 (《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秋葡萄或刺葡萄的根。 【植物形態】①秋葡萄 落葉藤本,莖粗壯;幼枝...
-
野冬菊
野冬菊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菊種植物野冬菊的花。 【植物形態】野冬菊 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莖直立...
-
野葡萄藤
野葡萄藤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大風藤(《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的全株及葉。植物形態詳...
-
石蒜
石蒜 (《本草圖經》) 【異名】老鴉蒜(《世醫得效方》),烏蒜(《綱目》),銀鎖匙(《綱目拾遺》),獨蒜(《貴州民間方藥集》...
-
鐵絲七
鐵絲七 (《陜西中草藥》) 【異名】銅絲草、鐵絲草、豬宗七(《陜西中草藥》),烏腳槍(《江西醫藥》(8):23,1963)。 【來源】...
-
雞膽
雞膽 (《別錄》) 【來源】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膽。動物形態詳"雞肉"條。 【藥理作用】參見"豬膽"條。 【性味】苦,寒。 ①《...
-
雞骨香
雞骨香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山豆根、木沉香(《生草藥性備要》),土沉香、駁骨消(《嶺南采藥錄》),滾地龍、黃牛...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野丁香2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