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骨香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山豆根、木沉香(《生草藥性備要》),土沉香、駁骨消(《嶺南采藥錄》),滾地龍、黃牛香(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過山香(福建)。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雞骨香的根。
【植物形態】雞骨香
短小灌木,高約30厘米。根粗壯,外皮黃褐色,易剝離。枝葉和花序均被星狀茸毛。葉互生;卵形或矩圓形,長5~10厘米,寬2~5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渾圓而稍帶心臟形,全緣或鋸齒緣,側脈3~4對,最下一對由基部射出,與中脈呈三脈狀;葉柄長1.5~2.5厘米,密被星狀茸毛,花單性,淺綠色,雌雄同株;總狀花序長2.5~5厘米;苞片分裂,裂片線狀,頂端有腺體;雄花小,簇生于花序上部,花瓣矩圓形,雄蕊約20枚;雌花通常數朵生于花序的基部,萼長約4毫米,花瓣缺,花柱4裂。蒴果長約6毫米,外被銹色柔毛。花期4月。
多生于山坡、丘陵等干旱地帶。分布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采集】全年均可采挖。剝取根皮,或取全根切片,曬干。
【藥材】根細長條狀,徑2~4毫米,表面灰棕色,有縱紋及突起,有時栓皮脫落。質脆易斷,斷面黃色,不平坦,纖維性。氣微弱芳香,味苦澀。
【化學成分】全草含氨基酸、有機酸。
【性味】《生草藥性備要》:"味辛苦,性溫。"
【功用主治】理氣止痛,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治胃痛,胃腸氣脹,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咽喉腫痛,心氣痛。"
②《本草求原》:"祛風,壯筋骨,消疬。"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行氣止痛,舒筋活絡。治跌打扭傷,風濕性關節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腸功能紊亂,胃腸脹氣。外治毒蛇咬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5錢;或浸酒、研末。外用:研末調敷。
雞骨香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雞骨香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山豆根、木沉香(《生草藥性備要》),土沉香、駁骨消(《嶺南采藥錄》),滾地龍、黃牛香(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過山香(福建)。 【來源】為大戟...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雞骨菜
雞骨菜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垂枝雙楯的根。 【植物形態】垂枝雙楯 落葉灌木,高達6米。幼枝有短柔毛...
-
雞公柴
雞公柴 (《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飯湯子的根。 【植物形態】飯湯子,又名:霜降子、虎柴子、剛毛莢迷。...
-
雞麻
雞麻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雙珠母。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雞麻的果實及根。 【植物形態】雞麻 落葉灌木,高...
-
雞翎草
雞翎草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長肉芽草、狐尾藻棘豆。 【來源】為豆科植物多葉棘豆的全草。 【植物形態】多葉棘豆...
-
雞肝
雞肝 (《別錄》) 【來源】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肝。動物形態詳"雞肉"條。 【化學成分】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5克,蛋白質18.2克,...
-
黑色鱗毛蕨根
黑色鱗毛蕨根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黑色鱗毛蕨的根莖。 【植物形態】黑色鱗毛蕨,又名:黑足...
-
鬼點燈
鬼點燈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異名】小馬耳朵(《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為紫草科植物柔弱斑種草的全草。 【...
-
白三百棒
白三百棒 (《云南中草藥》) 【異名】紅三百棒。 【來源】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如意草 宿根直立草本...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雞骨菜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