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嘴癀
(《福建中草藥》)
【異名】調(diào)經(jīng)草(《福建中草藥》),田蛭草、魚尾草(《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旱田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旱田草
一年生草本。莖柔弱,伏地,分枝,長可達30厘米。單葉對生,倒卵狀矩圓形,長1.8~4厘米,先端鈍,基部漸狹成葉柄,邊緣有銳利的小鋸齒。總狀花序頂生,小花具柄;萼片5,綠色,裂片線狀披針形,長約6毫米;花冠談紫色,基部筒狀,前端2唇形,長約13毫米,上唇闊,凹陷,2裂,下唇擴展,3裂;發(fā)育雄蕊2,退化雄蕊2,腺體狀;柱頭2裂。蒴果圓柱狀,長1.5~2厘米。花期6月。
生于濕地及稻田中。分布西南及廣東等地。
【性味】《福建中草藥》:"淡,平。"
【功用主治】活血,解毒。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痛經(jīng),痢疾,口瘡,乳癰,瘰疬,跌打損傷。
①《福建中草藥》:"理血行氣。"
②《廣西藥植名錄》:"治紅痢,口角炎,毒蛇咬傷,小兒瘡疥。"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閉經(jīng):調(diào)經(jīng)草一至二兩,酒、水燉服;或加四物湯同煎服。
②治經(jīng)期提前、退后或痛經(jīng):鮮旱田草一至二兩。水煎服。
③治乳癰,背癰:鮮旱田草一至二兩,酒、水煎服;渣調(diào)冷飯或紅糖搗爛外敷。
④治瘰疬:鮮旱田草一至二兩。水煎服。
⑤治跌打腫痛:鮮旱田草二至三兩。酒燉服。(選方出《福建中草藥》)
鴨嘴癀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鴨嘴癀 (《福建中草藥》) 【異名】調(diào)經(jīng)草(《福建中草藥》),田蛭草、魚尾草(《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旱田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旱田草 一年生草本。莖柔弱,伏地,分...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牙疳藥
牙疳藥 (《南寧市藥物志》) 【異名】節(jié)節(jié)花(《南寧市藥物志》),對坐葉、酒藥草、野雞草(《云南中草藥》),葉上繡球、小...
-
?花子
?花子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海金子(《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接骨丹、粘子柴、野黃梔、山枝木(金華《常用中草...
-
崖松
崖松 (《陜西中草藥》) 【異名】小鵝兒腸。 【來源】為景天科植物細(xì)葉景天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tài)】細(xì)葉景天 一年生草...
-
煙草
煙草 (《滇南本草》) 【異名】野煙(《滇南本草》),相思草、返魂煙(《食物本草會纂》),仁草、八角草、煙酒(《粵志》),...
-
雀頭血
雀頭血 (《別錄》) 【來源】為文鳥科動物麻雀頭部的血液。動物形態(tài)詳"雀"條。 【功用主治】《別錄》:"主雀盲。" 【用法...
-
僵蠶
【中藥名稱】...
-
蠶繭草
蠶繭草 (《本草拾遺》) 【來源】為寥科植物蠶繭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蠶繭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1米。莖棕褐色,...
-
蛇附子
蛇附子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石猴子(《植物名實圖考》),石抱子、土經(jīng)丸(《江西草藥》),金線吊葫蘆,三葉對(《浙...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牙疳藥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