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草
(《本草拾遺》)
【來源】為寥科植物蠶繭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蠶繭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1米。莖棕褐色,單一或分枝,節部通常膨大、葉披針形,長6~12厘米,寬1~1.5厘米,先端漸尖,兩面有伏毛及細小腺點,有時無毛,但葉脈及葉緣往往有緊貼刺毛;托葉鞘筒狀,外面亦有緊貼刺毛,邊緣睫毛較長。穗狀花序,長可達10厘米以上;苞片有緣毛,內有花4~6朵,花梗伸出苞外;花被5裂,白色或淡紅色,長2.5~6毫米;花柱3。瘦果卵圓形,兩面凸出,長約2毫米,黑色而光滑,全體包于宿存的花被內,花期9~10月。
野生于水溝或路旁草叢中。分布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四川、湖北、廣東、臺灣等地。
本品在四川作蓼子草使用。參見"蓼子草"條。
【性味】《本草拾遺》:"味辛,平,無毒。"
【功用主治】《本草拾遺》:"主蠶及諸蟲咬人,恐毒入腹,煮汁服之。生搗敷瘡。"
蠶繭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蠶繭草 (《本草拾遺》) 【來源】為寥科植物蠶繭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蠶繭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1米。莖棕褐色,單一或分枝,節部通常膨大、葉披針形,長6~12厘米,寬1~1.5厘米,...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蠶豆
蠶豆 (《救荒本草》) 【異名】佛豆(《益部方物略記》),胡豆(《綱目》),南豆(《蒙化府志》),馬齒豆(《臺灣植物名錄》...
-
秤桿草
秤桿草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搬倒甑、野升麻、麻秤桿、白升麻、紅升麻、土升麻。 【來源】為菊科植物山蘭的全...
-
冰草白穗
冰草白穗 (《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帶菌果穗。植物形態詳"冰草根"條。 【性味】苦,微寒。...
-
蠶豆葉
蠶豆葉 (《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蠶豆的葉,植物形態詳"蠶豆"條。 【化學成分】葉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
-
黑點草
黑點草 (《四川中藥志》) 【異名】立竹根(《四川中藥志》),黃瓜菜、疏毛油點草、大黃瓜香、瓜米菜(《陜西中草藥》)。...
-
海桐皮
海桐皮 (《開寶本草》) 【異名】釘桐皮、鼓桐皮、丁皮(《藥材資料匯編》),刺桐皮(《中藥材手冊》),刺通、接骨藥(《貴州...
-
姜葉三七
姜葉三七 (《廣西中草藥》) 【異名】姜七、內消子、土三七、打不死。 【來源】為姜科植物姜葉三七的根莖。 【植物形態】...
-
柏脂
柏脂 (《本草經集注》) 【異名】柏油(《綱目拾遺》)。 【來源】為柏科植物側柏樹干或樹枝經燃燒后分泌的樹脂汁。植物形...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蠶豆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