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魚
(《本草拾遺》)
【異名】鮪(《詩經(jīng)》),躕(《毛詩傳》),踹鮪(《爾雅》),尉魚、仲明魚(陸璣《詩疏》),饔(《爾雅》郭璞注),乞里麻魚(《飲膳正要》),碧魚(《綱目》)。
【來源】為鱘科動物中華鱘的肉。
【動物形態(tài)】中華鱘
體長達(dá)2米以上,背部狹而腹面平直。吻近犁形,略向上翹,頭部被有光滑的骨板。口腹位,成一橫裂,吻須2對,等長,平行橫列。眼小。鰓孔大,鰓耙薄而尖,約22枚。頜兩側(cè)各有1塊骨板;體部具骨板5行,背正中一行較大,背、腹側(cè)各2行,另在臀鰭前后各有1~2塊:尾鰭上葉有棘狀骨板一行,其他部分光滑無鱗。背鰭54~66;胸鰭發(fā)達(dá),著生于腹面;臀鰭32~41;尾鰭歪形,上葉發(fā)達(dá)。體背和頭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鰭均為青灰色。
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分布長扛、錢塘江流域和其他沿海各地。
此外,尚有白鱘科的白鱘體長達(dá)2米余。裸露光滑,僅有小鱗。背灰綠色,腹白色。頭顱長,吻延長,突出如劍狀,口腹位,眼小。分布東海、黃海,進(jìn)入錢塘扛、長江、黃河等。此即《綱目》所說的鱘魚。
以上動物的鰾(魚鰾)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甘,平。
①《本草拾遺》:"甘,平,無毒。"
②《醫(yī)林纂要》:"甘,溫。"
【歸經(jīng)】《本草提要》:"入手太陰,厥陰經(jīng)。"
【功用主治】益氣補(bǔ)虛,活血通淋。
①《食療本草》:"主血淋,可煮汁飲之。"
②《本草拾遺》:"益氣補(bǔ)虛,令人肥健。"
③《飲膳正要》:"利五藏,肥美人。"
④《隨息居飲食譜》:"補(bǔ)胃,活血通淋。"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煮食。
鱘魚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鱘魚 (《本草拾遺》) 【異名】鮪(《詩經(jīng)》),躕(《毛詩傳》),踹鮪(《爾雅》),尉魚、仲明魚(陸璣《詩疏》),饔(《爾雅》郭璞注),乞里麻魚(《飲膳正要》),碧魚(《綱目》)。 【來源】為鱘...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煙鍋草
煙鍋草 (《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毛莨科植物東亞唐松草的根。 【植物形態(tài)】東亞唐松草 多年生草本,無毛。莖直立,紅...
-
鴨兒芹
鴨兒芹 (《國藥提要》) 【異名】三葉、起莫、三石、當(dāng)田(《別錄》),赴魚(《蜀本草》),野蜀葵(《國藥提要》),三葉芹(《...
-
鴉片
鴉片 (《綱目》) 【異名】底野迦(《唐本草》),阿片、阿芙蓉(《綱目》),亞片(《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
-
鴨肪
鴨肪 (《別錄》) 【異名】鶩肪(《別錄))。 【來源】為鴨科動物家鴨的脂肪油。動物形態(tài)詳"白鴨肉"條。 【采集】取鴨脂肪,...
-
狼肉
狼肉 (《飲膳正要》) 【來源】為犬科動物狼的肉。 【動物形態(tài)】狼(《詩經(jīng)》),又名:毛狗(《綱目》)。 體長1~1.6米,尾長...
-
金銀花
金銀花 (《履巉巖本草》) 【異名】忍冬花(《唐本草》),銀花(《溫病條辨》),鷺鷥花(《植物名實圖考》),蘇花(《藥材資料...
-
剪夏羅
剪夏羅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剪紅羅(《證治要訣》),剪春羅(《綱目》),碎剪羅(《花鏡》),剪金花、雄黃花(《...
-
狗骨節(jié)
狗骨節(jié)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西南冷水花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石筋草"條。 【采集】秋、冬采挖,洗...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煙鍋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