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菜
(《唐本草》)
【異名】荇菜(《詩經》),窮、接余(《爾稚》),?余(《說文》),鳧葵(《唐本草》),水鏡草(《土宿本草》),荇絲菜、金蓮兒、藕蔬菜(《救荒本草》),靨子菜(《野萊譜》),金蓮子、窮公須(《綱目》)。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窮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窮菜
多年生浮水草本。莖細長,節上生根。葉近于對生,卵狀圓形,徑2.5~7厘米,基部深心形,上面光綠色,下面帶紫色;葉柄長2.5~12厘米。花黃色,聚生于葉腋,呈傘形花序,有柄,長2.5~8厘米;萼片5,披針形;花瓣5,邊緣呈圓齒狀,有睫毛,花筒喉部有腺毛,與花冠裂片對生:雄蕊5,著生筒部,花絲短,線形,花藥長卵狀戟形,丁字形著生;子房1室,花柱短,柱頭2~3裂。蒴果橢圓形,先端尖銳,種子多數,具細齒狀的邊緣。花期8~10月。
生長于池塘中。分布我國南部溫暖地區。
【化學成分】葉含蕓香甙、槲皮素-3-巢菜糖甙,后者即槲皮素-3-α-吡喃阿拉伯糖(1-6)-β吡喃葡萄糖甙。
【性味】甘,寒。
①《唐本草》:"味甘,冷,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咸,寒,滑。"
【功用主治】清熱,利尿,消腫,解毒。治寒熱,熱淋,癰腫,火丹。
①《唐本草》:"主消渴,去熱淋,利小便。"
②《開寶本草》:"搗汁服之,療寒熱。"
③《品匯精要》:"主諸淋。"
④《綱目》:"搗敷諸腫毒,火丹游腫。"
⑤《醫林纂要》:"除煩,解熱,消痰,行水。"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癰疽及瘡癤:窮絲菜或根、馬蹄草莖或子各取半碗,同隨麻根五寸,去皮,以石器搗爛,敷毒四圍,春、夏、秋日換四、五次,冬換二、三次。換時以薺水洗之。(《保生余錄》)
②治谷道生瘡:荇葉搗爛,綿裹納下部,日三次。(《范汪方》)
窮菜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窮菜 (《唐本草》) 【異名】荇菜(《詩經》),窮、接余(《爾稚》),?余(《說文》),鳧葵(《唐本草》),水鏡草(《土宿本草》),荇絲菜、金蓮兒、藕蔬菜(《救荒本草》),靨子菜(《野萊譜》),...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小蕓木
小蕓木 (《廣西中草藥》) 【異名】雞屎木、山黃皮(《廣西中草藥》),癩蛤蟆跌打、野黃皮(《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
小葉桑
小葉桑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野桑(《廣西藥植名錄》),小巖桑(《貴州草藥》)。 【來源】為桑科植物雞桑的葉。 【...
-
小葉柳
小葉柳 (《貴州草藥》) 【異名】山楊柳、紅梅蠟。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小葉柳的根、葉。 【植物形態】小葉柳 灌木,高...
-
小棕皮頭
小棕皮頭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小棕包。 【來源】為鳶尾科植物小棕皮頭的根、棕毛狀葉柄殘基和葉。 【植物形...
-
苦葵鴉蔥
苦葵鴉蔥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異名】又枝鴉蔥、女苦奶(《內蒙古中草藥》),羊奶及及、散枝鴉蔥(《中國沙漠地...
-
斑茅花
斑茅花 (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植物形態詳"斑茅"條。 【采集】夏、秋季采收。 【功用主治...
-
香樟
香樟 (《紅河中草藥》) 【異名】樟木樹。 【來源】為樟科植物黃樟的根或莖。 【植物形態】黃樟 常綠喬木,高達25米。小枝...
-
老虎泡
老虎泡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老熊泡(《四川常用中草藥》),牛毛大王、空洞泡、紅毛巾(《貴州藥植目錄》)。 【來...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小蕓木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