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巢菜
(《綱目》)
【異名】翹搖(《本草拾遺》),元修菜、野蠶豆、漂搖草(《綱目》),雀野豆、野豌豆、雀野豌豆、白翹搖,苕子、白花苕菜(《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小野麻豌(《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豆種植物硬毛果野豌豆的全草。
【植物形態】硬毛果野豌豆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莖細柔蔓生,幾無毛或被稀柔毛,有棱,高10~30厘米。托葉一邊有線形的齒或4~5個線形的齒,下面被稀柔毛。羽狀復葉;小葉4-8對,線形或線矩形,長5~15毫米,寬1~4毫米,頂端截形或微凹,具細尖,基部狹楔形,兩面無毛,葉軸末端有卷須,總狀花序腋生,2~5花,較葉短;萼鐘狀,外面疏被短柔毛,萼齒5,等長,線針形;花冠白紫色,旗瓣橢圓形,翼瓣先端圓,與旗瓣等長,無耳,龍骨瓣比旗瓣短;雄蕊10(9+1),無耳;于房無柄,密被棕色長硬毛,花柱頂部四周被柔毛。莢果矩形,扁圓形,被棕色長硬毛。種子1~2顆,長8~10毫米?;ü?月下旬~5月下旬。
多野生于小麥田或山坡。分布江蘇、浙江、四川、山西、臺灣等地。
本植物的種子(漂搖豆)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本草拾遺》:"味辛,平,無毒。"
【歸經】《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
【功用主治】解表利濕,活血止血。治黃病、瘧疾、鼻衄、白帶。
①《食療本草》:"利五藏,明耳目,去熱風,令人輕健。""療五種黃病。"
②《本草拾遺》:"主破血、止血、生肌。"
③《綱目》:"止熱瘧,活血,平胃。"
④《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發汗解表,除濕熱,止白帶。"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O.5~2兩。
【選方】①治五種黃?。郝N搖生搗汁服一升,日二。(《食療本草》)
②治熱瘧不止:翹搖杵汁服之。(《廣利方》)
③治鼻衄不止:白翹搖研末煮醪糟服。(《四川中藥志》)
小巢菜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小巢菜 (《綱目》) 【異名】翹搖(《本草拾遺》),元修菜、野蠶豆、漂搖草(《綱目》),雀野豆、野豌豆、雀野豌豆、白翹搖,苕子、白花苕菜(《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小野麻豌(《四川中藥志...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小二仙草
小二仙草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豆瓣草、女兒紅、沙生草(《四川中藥志》),水豆瓣、豆瓣菜(《貴州草藥》)。 【來源...
-
小丁香
小丁香 (《云南中草藥》) 【異名】小萬年青、藍花地丁(《云南中草藥選》),紫花地丁(《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
-
小接骨丹
小接骨丹 (《陜西中草藥》) 【異名】活血丹、?葉白蘞、七角白蘞。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草葉蛇葡萄的根皮。 【植物形態...
-
小鳳尾草
小鳳尾草 (《陜西中草藥》) 【異名】地柏枝、小葉雞尾草、大肥草、-柱香。 【來源】為鐵角蕨科植物北京鐵角蕨的全株。...
-
呂宋楸毛
呂宋楸毛 (李承祜《生藥學》) 【異名】呂宋楸莢粉(李承祜《生藥學》)。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粗糠柴的果實的腺毛及毛茸...
-
對葉林根
對葉林根 (《貴州草藥》) 【來源】為蘿藦科植物柔毛吊燈花的根。植物形態詳"對葉林"條。 【性味】性寒,味辛。 【功用主...
-
鯽魚膽
鯽魚膽 (《綱目》) 【來源】為鯉科動物鯽魚的膽,動物形態詳"鯽魚"條。 【功用主治】①《綱目》:"取汁涂疳瘡、陰蝕瘡,...
-
麻葉
麻葉 (《藥性論》) 【異名】火麻頭(《瘡科心要》)。 【來源】為??浦参锎舐榈娜~。植物形態詳"火麻仁"條。 【化學成分】...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小二仙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