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櫻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紅茨藤(《分類草藥性》),山木香、明目茶(《中國樹木分類學》),小和尚藤(《重慶草藥》),結繭、狗屎刺、小刺花、祁刺甲、荊刺葉、雞公子、五甲蓮(《湖南藥物志》),七姐妹、魚桿子、青刺(《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小果薔薇的根及嫩葉。
【植物形態(tài)】小果薔薇
落葉蔓生灌木,高5米左右。小枝纖細,具有彎生皮刺。單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小葉3~7,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6厘米,寬0.7~2厘米,先端漸尖或鈍,基部楔形殘圓形,邊緣具鋸齒,兩面光滑;葉柄細,長1~2厘米;托葉尖形,與葉柄離生,早落。花白色,直徑約2厘米,常數(shù)朵集生枝頂,形成傘房花序;萼片5。背面生刺狀毛;花瓣5,卵形,與萼片互生;雄蕊多數(shù),外側花絲長,內側花絲短,藥黃色;雌蕊多數(shù),子房上位,花桂突出萼筒,具短柔毛。薔薇果小,圓球形,直徑5毫米或較長,成熟時紅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長于較暖的山坡或丘陵地區(qū)。分布河南、江蘇、安徽、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
本植物的果實(小金櫻子)功;供藥用,另詳專條。花在江蘇作薔薇花使用,參見"薔薇花"條。
【采集】全年可采,而以10~11月為最宜。
【性味】苦,平。
①《生草藥性備要》:"性溫。"
②《重慶草藥》:"味苦,性平,無毒。"
【功用主治】散瘀,止血,消腫解毒。治月經(jīng)不調,子宮脫垂,痔瘡,脫肛,瘡毒,外傷性出血。
①《生草藥性備要》:"根:能敗血。"
②《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消散腫毒;能和血,治血虛潮熱。"
③《嶺南采藥錄》:"葉:敷瘡毒。"
④《重慶草藥》:"根或嫩葉:行氣,活血,散瘀。治婦女血虛干病,子宮脫垂,男子痔瘡,脫肛。配合用于跌打損傷,風濕疼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2兩;或浸酒。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月經(jīng)不正,經(jīng)水黑色起泡:小和尚藤根五兩,刮金板三兩,絳耳木根二兩。燉雞或肉服。
②治脫肛:小和尚藤四兩,無花果二兩。燉肉服。
③治子宮脫垂:小和尚藤二兩,落地金錢二兩。燉肉服。
④治瘡傷潰爛日久,很少黃水膿液,久不生口:小和尚藤嫩葉搗敷。(①方以下出《重慶草藥》)
⑤治小便出血:鮮小果薔薇根一兩,牛膝、仙鶴草各一至二錢,水煎,早晚皈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⑥治哮喘:山木香根五錢至一兩,煮豬肺食。(《湖南藥物志》)
⑦治勞倦及關節(jié)風濕痛初起:小果薔薇根三至四兩,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臨床應用】用于一般外傷性出血
取根皮洗凈、切碎、曬干、磨粉過篩,以20倍水浸泡24小時(其中加熱2小時)濾過,濾渣曬干,再碾細過篩,消毒備用。治療四肢淺表裂傷、鼻衄、拔甲后甲床出血等56例,一般用0.5~1克置于傷口,再以消毒紗布輕壓,即能收到止血效果。止血時間最短5秒,最長3分鐘,平均約30秒。隨訪55例,均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51例創(chuàng)口一期愈合,無色素沉著,4例創(chuàng)口有輕度感染.臨床證明,本品對體表外傷出血有止血、消炎作用,并且對粘膜出血(如鼻衄等)亦有一定效果。
小金櫻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小金櫻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紅茨藤(《分類草藥性》),山木香、明目茶(《中國樹木分類學》),小和尚藤(《重慶草藥》),結繭、狗屎刺、小刺花、祁刺甲、荊刺葉、雞公子、五甲蓮...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小九節(jié)鈴
小九節(jié)鈴 (《云南中草藥》) 【異名】小五爪龍、五爪金龍、小紅藤、小紅藥、銅絲絆(《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
-
小筋骨藤
小筋骨藤 (《云南中草藥》) 【異名】小黃鱔藤(《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小筋骨藤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小...
-
小蕨雞
小蕨雞 (《貴州草藥》) 【異名】白粉蕨。 【來源】為中國蕨科植物華北粉背蕨的根莖、葉。 【植物形態(tài)】華北粉背蕨 多年...
-
小白薇
小白薇 (《云南中草藥》) 【異名】白龍須、白薇(《滇南本草》),水辣子根、老媽媽針線包、蛇辣子、白藤、娃兒藤(《云南...
-
地羊鵲
地羊鵲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斑鳩窩、三月黃花、酸米子、小花生藤(《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
-
接骨木葉
接骨木葉 (《本草拾遺》)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葉片,植物形態(tài)詳"接骨木"條。 【采集】4~10月均可采收。 【性味...
-
鹿頭肉
鹿頭肉 (《千金食治》) 【來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頭上的肉,動物形態(tài)詳"鹿茸"條。 【性味】《千金?食治》:"平。...
-
紅果楠
紅果楠 (《貴州草藥》) 【異名】涼藥、小楠木。 【來源】為樟科植物紅果黃肉楠的根、葉。 【植物形態(tài)】紅果黃肉楠 灌木...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小九節(jié)鈴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