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拾遺》)
【異名】流離、鴟?(《詩經》),土梟(《爾雅》),服(《漢書》),天鳥(《周禮》鄭玄注),訓狐(《巴蜀異物志》),山?(《漢書》晉灼注),畫鳥(《埤雅》),幸狐、車載板、快扛鳥、春哥兒(《綱目》),貓頭鳥(《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為鴟?科動物斑頭鵂?的肉。
【動物形態】斑頭鵂?(《說文》)
體長可達30厘米。嘴黃褐,嘴緣綠黃。虹膜暗褐色。臉盤不發達,耳突缺如。頭和頸側及翼上覆羽暗褐色,密布狹細棕白色橫斑,在頭頂者更細而密;眉紋白色;有些肩羽和大覆羽的外?具有大白斑。飛羽黑褐色,外?綴以三角形棕色以至棕白色緣斑,內?有同色橫斑;翼緣白色。尾亦黑褐色,并具6條明顯的白色橫斑。頰、顎紋、喉部的塊斑以及下腹中央純白;尾下覆羽亦然,但有時微具褐色條紋;下體余部深褐,滿布白而沾棕的橫斑,但在下腹兩側呈似白色,而具深褐色縱紋;腋羽純白;腳羽亦白色。趾暗黃綠,而滿具棘狀硬羽;爪色更暗。
棲息于平原或丘陵,不甚畏光,常在晝間飛動,入夜更顯活躍。營巢于樹洞中。以嚙齒類、小鳥和昆蟲為食。分布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甘,溫。
①《綱目》:"甘,溫,無毒。"
②《本經逢原》:"甘,溫,小毒。"
【功用主治】治噎食,驚癇,鼠瘺,惡瘡。
①《本草拾遺》:"主鼠瘺。"
②《綱目》:"治風癇,噎食。"
③《醫林纂要》:"壯筋骨,治頭眩。"
④《隨息居飲食譜》:"補虛勞,殺蟲,開胃消食,利噎,平驚。治?瘧,癲癇,愈惡瘡鼠瘺。"
【用法與用量】內服:炙食或煅存性研末。
【宜忌】《隨息居飲食譜》:"孕婦忌服之。"
【選方】①治噎食:鵬鳥未生毛者一對。用黃泥固濟,煅存性為末。每服一匙,以溫酒服。(《壽域神方》)
②治驚癇潮作仆地,口吐涎沫,無所覺知:雄鷗梟一枚(用瓦罐盛頓,以黃泥固濟,用炭火煅紅為度,取出研細)。分作四服,入麝香少許,溫酒下;如不飲酒,以熟水調下亦得;十歲以上,可作六服;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惺神散)
?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 (《本草拾遺》) 【異名】流離、鴟?(《詩經》),土梟(《爾雅》),服(《漢書》),天鳥(《周禮》鄭玄注),訓狐(《巴蜀異物志》),山?(《漢書》晉灼注),畫鳥(《埤雅》),幸狐、車載板、快扛...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香木菌桂
香木菌桂 (《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椿樹的枝葉及樹皮。 【植物形態】椿樹,又名:枸骨、杠谷樹、刺格、...
-
香石藤果
香石藤果 (《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披斜葉五味子的果實。植物形態詳"香石藤"條。 【采集】秋、冬采收,蒸...
-
香蒲
香蒲 (《本經》) 【異名】蒲(《詩經》),睢、睢蒲(《本經》),醮、醮石(《吳普本草》),甘蒲(《唐本草》),蒲黃草(《經效...
-
香葉樹
香葉樹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冷青子、千金樹(《廣州植物志》),上冬青(《廣西藥植名錄》),小粘葉、臭油果(《云南...
-
山馬蝗
山馬蝗 (《植物名實錄》) 【來源】為豆科植物山螞蝗的全草。 【植物形態】山螞蝗 小灌木,高達1米。莖基部直徑2.5毫米,...
-
川牛膝
【中藥名稱】川牛膝(《藥材資料匯編》) 【拼音名】Chuanniuxi 【來源】為莧科植物川牛膝或頭花蒽草的根。 【植物形態】①川...
-
南瓜蒂
南瓜蒂 (《綱目拾遺》)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南瓜的瓜蒂。植物形態詳"南瓜"條。 【采集】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
-
雙腎藤
雙腎藤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豆科植物鄂羊蹄甲的根。 【植物形態】鄂羊蹄甲,又名:馬蹄。 木質藤本,被稀疏紅棕...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香木菌桂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