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蒂
(《綱目拾遺》)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南瓜的瓜蒂。植物形態詳"南瓜"條。
【采集】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曬干。
【藥材】干燥瓜蒂呈5~6角形的盤狀,直徑2.5~5.6厘米,上附殘存的柱狀果柄。外表淡黃色,微有光澤,具稀疏刺狀短毛及突起的小圓點。果柄略彎曲,粗約1~2厘米,有隆起的棱脊5~6條,縱向延伸至蒂端。質堅硬,斷面黃白色,常有空隙可見。以蒂大、色黃、堅實者為佳。
主產于江蘇、安徽、浙江等地;其他地區亦有。
【功用主治】治癰瘍,疔瘡,燙傷。
①《安徽藥材》:"焙末用麻油調涂,治疔瘡、背疽。"
②《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排痰、安胎。"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煨存性研末。外用:研末調敷。
【選方】①治疔瘡:老南瓜蒂數個。焙研為末,麻油調敷。(《行篋檢秘》)
②治燙傷:南瓜蒂曬干燒灰存性,研末,茶抽調搽。(江西《草藥手冊》)
③治對口瘡:南瓜蒂燒灰,調茶油涂患處,連涂至痊愈為止。(《嶺南草藥志》)
④治骨哽喉:南瓜蒂灰、血余灰、冰糖,各適量。米糊為丸服。(《嶺南草藥志》)
⑤治一般潰瘍:南瓜蒂燒炭研末,香油調勻,涂敷患處。(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③保胎:黃牛鼻一條(煅灰存性),南瓜蒂一兩。煎湯服。(《綱目拾遺》神妙湯)
【臨床應用】對晚期血吸蟲病程度較輕的腹水有一定的療效。據34例觀察,服藥后有4例尿量顯著增加,腹水逐漸消失,食量增加一倍以上;23例腹國有所縮小,體重減輕,食欲增加,精神改善,但尿量增加不顯著,腹水消失遲緩;8例無效。用法:取帶柄的南瓜蒂(柄長1寸左右),置于瓦片上焙焦存性,研末吞服;每次0.5克左右,每日3次,連服2~3周。服藥期間忌鹽,注意休息及補充營養。
南瓜蒂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南瓜蒂 (《綱目拾遺》)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南瓜的瓜蒂。植物形態詳"南瓜"條。 【采集】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曬干。 【藥材】干燥瓜蒂呈5~6角形的盤狀,直徑2.5~5.6厘米,上附...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南瓜七
南瓜七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馬蹄當歸、八角烏。 【來源】為菊科植物四川橐吾的根。 【植物形態】四川橐吾 多...
-
南瓜根
南瓜根 (《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南瓜的根,植物形態詳"南瓜"條。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平,味淡,無...
-
南瓜瓤
南瓜瓤 (《綱目拾遺》)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南瓜的果瓤。植物形態詳"南瓜"條。 【功用主治】治燙傷,創傷。 【用法與用...
-
木蘭花
木蘭花 (《綱目》)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辛夷的花。植物形態詳"辛夷"條, 【功用主治】《綱目》:"治魚哽骨哽。"...
-
綠豆葉
綠豆葉 (《綱目》) 【來源】為豆科植物綠豆的葉片,植物形態詳"綠豆"條。 【性味】《本草匯言》:"味苦,氣寒,無毒。...
-
崗松
崗松 (《藥學通報》(6):228,1958) 【異名】掃卡木(《陸川本草》),掃把枝、松毛枝、蛇蟲草、雞兒松(《廣西中藥志》),長松...
-
代代花枳殼
代代花枳殼 FructusCitriAurantiiAmarae (英)BitterOrangeFruit 【別名】 代代、代代圓、蘇枳殼。 【來源】 為蕓香科植物代代花Citrusau...
-
獼猴骨
獼猴骨 (《證類本草》) 【異名】猴骨(《貴州民間方藥集》),申骨(《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猴科動物獼猴的骨胳。 【...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南瓜七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