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茹
(《福建中草藥》)
【異名】矮鬼針草、鹿角草。
【來源】為菊科植物香茹的全草。
【植物形態】香茹
草本,高15~35厘米。莖有縱棱。葉片羽狀分裂,裂片線形;根生葉具長柄;莖生葉互生,柄較短。頭狀花序小,黃色,異性;總苞鐘狀,苞片狹,2列:花托有細鱗;緣花舌狀,雌性,1列;盤花管狀,兩性,4齒裂;盤花的花柱兮枝有長尖頭。瘦果纖弱,4棱形,頂部有硬芒2條。花期夏季。
生于山坡向陽地。分布我國南部及福建、臺灣等地。
【采集】夏、秋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微辛,涼。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治中暑吐瀉,痢疾,濕熱浮腫,齒齦炎,背痛,帶狀皰疹。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外用:搗汁涂。
香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香茹 (《福建中草藥》) 【異名】矮鬼針草、鹿角草。 【來源】為菊科植物香茹的全草。 【植物形態】香茹 草本,高15~35厘米。莖有縱棱。葉片羽狀分裂,裂片線形;根生葉具長柄;莖生葉互...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香葉
香葉 (《中國藥植圖鑒》) 【異名】香艾(《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牛兒苗科植物香葉天竺葵的全草。 【植物形態】香葉...
-
香薷
【中藥名稱】香薷(《別錄》) 【異名】香菜(《本草經集注》),香菜(《千金方》),香戎(《食療本草》),香茸(《本草圖經》...
-
香樟果
香樟果 (《紅河中草藥》) 【來源】為樟科植物黃樟的果實,植物形態詳"香樟"條。 【采集】秋季采,陰干。 【性味】微辛,...
-
香圓子
香圓子 (《江蘇藥材志》)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香圓的種子。植物形態詳"香櫞"條。 【采集】10~11月間采收成熟果實,取出...
-
蝦蟆皮
蝦蟆皮 (《綱目拾遺》) 【來源】為蛙科動物澤蛙的皮。動物形態詳"蝦蟆"條。 【功用主治】治癤腫,瘰疬。 【選方】①治頭...
-
白豆蔻
白豆蔻 (《本草拾遺》) 【異名】多骨(《本草拾遺》),殼蔻(《本經逢原》),白蔻(《本草經解》)。 【來源】為姜科植物白豆...
-
旱柳葉
旱柳葉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異名】河柳、言葉柳、小葉柳(《中國經濟植物志》)。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旱柳的...
-
墓頭回
墓頭回 (《綱目》) 【異名】墓頭灰(《山西中藥志》),箭頭風(《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敗醬科植物異葉敗醬、糙葉敗醬...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香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