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根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五爪龍(《生草藥性備要》),九龍根(《本草求原》)。
【來源】為桑科植物掌葉榕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態】掌葉榕,又名:丫楓小樹、鴉楓(《植物名實圖考》),火龍葉(《嶺南采藥錄》),佛掌榕、牛奶子、毛桃樹、三龍爪、熊掌草、三叉刀、牛奶水。
灌木或小喬木,高2~8米,有乳汁,枝、葉、葉柄和花托均被銹色或淡黃色剛毛。單葉互生;卵形、橢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8~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狹,渾圓或心形,邊緣有鋸齒,全緣或3~5深裂,兩面均粗糙,但沿主脈上有剛毛,基生葉脈3~7條,側脈5~7對;葉柄粗壯,長2~7厘米;托葉卵狀披針形,長12~18毫米。花托(隱頭花序)球形,成對腋生,無柄或近無柄,直徑8~20毫米;基生苞片卵形,漸尖;雄花和雌花生在不同的花序托中;花被片各引雄花有雄蕊2或3。小成果,骨質,有粗毛。
多生于山谷、水旁、密林及曠地上。分布云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采集】8月后采收。
【性味】甘微苦,平.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甜辛,性平。"
②《福建民間草藥》:"甘微苦,溫。"
③《陸川本草》:"甘,平。"
【功用主治】祛風濕,壯筋骨,去瘀,消腫。治風濕痿痹,勞傷,浮腫,跌打損傷,婦人經閉,白帶,乳少。
①《生草藥性備要》:"消毒疥。洗疳痔。去皮膚腫痛;根:治熱咳痰火,理跌打刀傷;浸酒:祛風,壯筋骨。"
②《植物名實圖考》:"治風氣,去紅腫。"
③《福建民間草藥》:"祛風解毒,化濕行氣。"
④《陸川本草》:"強壯,通乳。治風濕骨痛,跌打駁骨,婦人乳少。"
⑤《南寧藥物志》:"根皮:行氣,去風濕,利關節,壯筋骨。治跌打接骨,風濕痿痹,去瘀生新。"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選方】①治風濕痛:佛掌榕根二兩,豬蹄(七寸)半斤,黃酒二兩。加水適量,煎取半腕,分兩次服,每隔四至六小時服一次。(《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勞力過度:佛掌榕根一兩,墨魚一只。酌加黃酒二兩,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③治經閉,產后瘀血腹痛:佛掌榕根一至二兩。酒水煎服。
④治睪丸腫大:粗葉榕鮮根二至四兩。水煎服。
⑤治白帶:粗葉榕干根二兩。水煎服。
⑥治瘰疬:粗葉榕干根二至三兩。水煎服。(③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五龍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五龍根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五爪龍(《生草藥性備要》),九龍根(《本草求原》)。 【來源】為桑科植物掌葉榕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態】掌葉榕,又名:丫楓小樹、鴉楓(《植物名實圖...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五色梅
五色梅 (《廣西中藥志》) 【異名】山大丹、大紅繡球、珊瑚球(《南越筆記》),龍船花(《植物名實圖考》),臭金鳳、如意花...
-
梧桐根
梧桐根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梧桐世(《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根,植物形態詳"梧桐子"條。...
-
五色梅花
五色梅花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馬纓丹的花。植物形態詳"五色梅"條。 【采集】全年可采...
-
梧桐子
梧桐子 (《履巉巖本草》) 【異名】瓢兒果、桐麻豌(《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種子。 【植物形態】梧...
-
華山礬果
華山礬果 (《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山礬科植物華山礬的果實。植物形態詳"華山礬"條。 【功用主治】《廣西中藥志》:...
-
狐頭
狐頭 (《日華子本草》) 【來源】為犬科動物狐的頭,詳"狐肉"條。 【功用主治】治瘰疬、頭暈。 【用法與用量】內服:浸酒...
-
五味草
五味草 (《滇南本草》) 【異名】地錦苗(《救荒本草》),金鉤如意草(《滇南本草》),水金鉤如意(《昆明藥植調查報告》),...
-
雀梅藤根
雀梅藤根 (《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根,植物形態詳"雀梅藤"條。 【功用主治】治鶴膝風。...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五色梅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