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救荒本草》)
【異名】金花豹子(《百草鏡》),金豆子(《綱目拾遺》),羊角豆、野扁豆(《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山綠豆、鳳凰花草、黎茶(《中國藥植志》),喉百草(《江蘇植藥志》),大羊角菜(《南寧市藥物志》),頭暈菜(《廣西中藥志》),豬骨棉、大更藥、狗屎豆、大夜明、夜關(guān)門、假決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山咖啡(《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望江南的莖葉。
【植物形態(tài)】望江南
一年生灌木或半灌木狀草本,高1~2米。莖直立,圓柱形,下部木質(zhì)化,上部多分枝。雙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葉柄長3~5厘米,柄上近基部有腺體1個;托葉卵狀披針形;小葉3~5對,最下1對最小;小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6厘米,寬1~2厘米,先端尖或漸尖,基部近于圓形,稍斜,全繕,邊緣有細(xì)柔毛,小葉柄極短,上面密被細(xì)柔毛。傘房狀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梗疏被細(xì)柔毛;苞片卵形,早落;花萼5;花瓣5,黃色,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圓形或微凹,基部有短爪;雄蕊10,上面3個為退化雄蕊;子房線形而扁,被白色長毛,花柱絲狀,內(nèi)彎,柱頭截形。莢果扁平,線形,有橫隔膜,淡棕色,被稀毛。種子卵形而一端稍尖,扁平,近中央微凹。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于砂質(zhì)土壤的山坡或河邊,現(xiàn)多栽培。分布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莢果或種子(望江南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8月間采收莖葉曬干。
【化學(xué)成分】葉含二蒽酮葡萄糖甙。根含1,8-二羥基蒽醌,α-羥基蒽醌,大黃素,槲皮素以及由大黃素甲醚與大黃酚結(jié)合成的混二蒽酮等。嫩根含有大黃酚等。
【藥理作用】葉、根、種子中所含的揮發(fā)油,對多種細(xì)菌有抑制作用,也有報告無抗菌作用。水提取物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葉及莖的水煎劑及醇沉淀后的煎劑對豚鼠回腸、大鼠子宮有興奮作用,使狗血壓下降,前者對離體兔心有輕度興奮作用,后者對大鼠后肢灌流的流量能顯著減少之。非洲民間有用以治療蛇咬,用其根治療水腫,或作輕瀉劑及解熱藥者。
【性味】苦,寒。
①《救荒本草》:"味微苦。"
②《南寧市藥物志》:"苦澀,寒。"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苦,平。"
【功用主治】肅肺,清肝,和胃,消腫解毒。治咳嗽,哮喘,脘腹痞痛,血淋,便秘,頭痛,目赤,疔瘡腫毒,蟲、蛇咬傷。
①《中國藥植志》:"治咳嗽,胃病,氣塊、氣脹。"
②《福建民間草藥》:"殺蟲解毒。治毒蟲螫傷,蛇頭疔,血淋,肚癰。"
③《南寧市藥物志》:"平肝火,明目。治熱性眼痛。"
④《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慢性便秘,哮喘。"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或搗汁。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腫毒:金豆子葉,曬研,醋和敷,留頭即消;或酒下二、三錢。(《綱目拾遺》)
②治蛇頭疔:鮮羊角豆葉一握,和白麻子搗爛敷貼患處。
③治蛇傷:鮮羊角豆葉一握,搗爛絞自然汁服,渣敷患處。
④治血淋:羊角豆全草一兩,水煎服。(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一般外科炎癥
以鮮葉適量搗爛外敷,用全草1~2兩或種子0.5~1兩,水煎服。治療乳腺炎2例,蜂窩織炎、毛囊炎各1例,鼻瘡2例,均痊愈。
②治療頑固性頭痛
取望江南葉1兩、瘦豬肉半斤。加鹽適量,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肝陽上亢頭痛18例,近期治愈15例;腎虛頭痛14例,近期治愈12例;偏頭痛10例,近期治愈9例。治愈病例隨訪半年以上未見復(fù)發(fā)。
望江南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望江南 (《救荒本草》) 【異名】金花豹子(《百草鏡》),金豆子(《綱目拾遺》),羊角豆、野扁豆(《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山綠豆、鳳凰花草、黎茶(《中國藥植志》),喉百草(《江蘇植藥志》...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薇籽
薇籽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異名】抱冬電(傣名)。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散微籽的根、皮或葉。 【植物形態(tài)】散微籽...
-
威靈仙
【中文名】威靈仙(侯寧極《藥譜》) 【類別】根類 【異名】能消(《開寶本草》),葳靈仙(《蘇沈良方》),葳苓仙(《珍珠囊》...
-
委陵菜
【中文名】委陵菜(《救荒本草》) 【類別】全草類 【異名】翻白菜(《救荒本草》),根頭菜,野鴆旁花(《植物名匯》),黃州...
-
猬肉
猬肉 (《食療本草》) 【來源】為刺猬科動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肉。動物形態(tài)詳"刺猬皮"條。 【性味】《綱目》:"甘,平,無毒...
-
浮小麥
浮小麥(《本草匯言》) 【異名】浮水麥(《本草蒙筌》),浮麥(《綱目》)。 【來源】為干癟輕浮的小麥,水淘浮起者。植物形...
-
母豬半夏
母豬半夏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三步蓮(《廣西藥植名錄》)。巖芋、獨(dú)葉半夏、紅半夏、山半夏、小獨(dú)腳蓮(《昆...
-
蓽茇
蓽茇 (《開寶本草》) 【異名】蓽撥(《唐本草》),蓽撥梨、阿梨訶吔(《酉陽雜俎》),椹圣(侯寧極《藥譜》),蛤蔞(《赤雅》...
-
鵝掌上黃皮
鵝掌上黃皮 (《滇南本草》) 【來源】為鴨科動物鵝足蹼上的黃色表皮。動物形態(tài)詳"鵝肉"條。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diǎn)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薇籽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