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
【英文名】RHIZOMASMILACISGLABRAE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SmilaxglabraRoxb.的干燥根莖。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成薄片,干燥。
【性狀】本品略呈圓柱形,稍扁或呈不規則條塊,有結節狀隆起,具短分枝,長5~22cm,直徑2~5cm。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堅硬的須根殘基,分枝頂端有圓形芽痕,有的外皮現不規則裂紋,并有殘留的鱗葉;質堅硬。切片呈長圓形或不規則,厚1~5mm,邊緣不整齊;切面類白色至淡紅棕色,粉性,可見點狀維管束及多數小亮點;質略韌,折斷時有粉塵飛揚,以水濕潤后有粘滑感。無臭,味微甘、澀。
【炮制】除去雜質;未切片者,浸泡,洗凈,潤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與歸經】甘、淡,平。歸肝、胃經。
【功能與主治】除濕,解毒,通利關節。用于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1、梅毒。用土茯苓四兩、皂角子七個,煎水代茶飲。
2、骨攣癰漏(筋骨疼痛,潰爛成癰,積年累月,終身成為廢疾)。用土茯苓一兩,有熱加黃苓、黃連,氣虛加四君子湯,血虛加四物湯,煎水代茶飲。又方:用土茯苓四兩、四物湯一兩、皂角子七個、川椒四十九粒、燈心七根,煎水代茶飲。
3、瘰疬潰爛。用土茯苓切片,或研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內吃下。多吃為好。
【用法與用量】15~60g。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土茯苓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土茯苓 【英文名】RHIZOMASMILACISGLABRAE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SmilaxglabraRoxb.的干燥根莖。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成薄片,干燥。 【性狀】本品略呈圓柱...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土當歸1
土當歸1 (《綱目》)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食用?木的根莖及根. 【植物形態】食用?木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莖粗壯,橫...
-
土中聞
土中聞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別名】雞腳參、象牙參、雞腳玉蘭。 【來源】為姜科植物土中聞的根。 【植物形態】土中...
-
土附子
土附子 (《綱目拾遺》) 【來源】為塘鱧魚科動物塘鱧魚的卵子。原動物詳"土附"條. 【功用主治】助相火,暖腰。腎.用燒...
-
土蜂子
土蜂子 (《本經》) 【來源】為土蜂科昆蟲土蜂的幼蟲。原動物詳"土蜂"條。 【性味】甘。涼,有毒。 ①《日華子本草》:...
-
夾竹桃
夾竹桃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拘那夷、拘孥兒(《竹譜詳錄》),棋那衛、柳葉桃(《花歷百?》),叫出冬(《中國樹木分...
-
鐵草鞋
鐵草鞋 (《云南中草藥》) 【異名】豆瓣綠、巖漿草(《云南中草藥》),公魚藤(《全展選編?外科》)。 【來源】為蘿藦科植物...
-
刺黃柏莖葉
刺黃柏莖葉 (《峨嵋藥植》)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刺黃柏的莖葉,植物形態詳"刺黃柏"條。 【采集】7~10月采。 【性味】《...
-
刀豆根
刀豆根 (《醫林纂要》) 【植物形態】豆科植物刀豆,詳"刀豆"條。 【性味】苦,溫。 ①《醫林纂要》:"苦咸。" ②《分類草...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土當歸1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