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天膏
(《藥性裁成》)
【來源為牛科動物黃牛的肉經熬煉而成之膏。動物形態詳"牛肉"條。
【制法】取精牛肉去凈筋膜,洗凈,入鍋內加清水淹沒,煎熬24小時,榨取肉汁,將渣再煎一次,然后合并濾清,入鍋加黃酒收膏,膏成,倒入盤內,俟冷,切成小塊,放透風處晾干。(每100斤加黃酒2斤)
《韓氏醫通》:"黃牯牛一具(選純黃肥澤無病才一、二歲者),洗凈,取四腿、項、脊,去筋膜,將精肉切成塊子如栗大,秤三十斤、或四、五十斤,于靜室以大銅鍋,加長流水煮之,不時攪動;另以一新鍋煮沸湯,旋加,常使水淹肉五、六寸,掠去浮沫,直煮至肉爛如泥,漉去渣;卻將肉汁以細布漉小銅鍋,用一色桑柴文武火候,不住手攪,不加熟水,只以汁漸如稀餳,滴水不散,色如琥珀,其膏成矣。大概每肉十二斤,可煉膏一斤為度,磁器盛之。寒天久收若生霉,用重湯煮過;熱天冷窨之,可留三日。"
【化學成分】固體部分主要是種種含氮物質,如:肌酸,黃嘌呤,次黃質,牛磺酸,明膠。分子量較低的蛋白質(如攆類、胨類),肽類(如肌肽、鵝肌肽),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亮氨酸),尿酸,尿素,氨。又含不含氮的化合物,如:脂肪,乳酸,糖元,無機鹽。以上諸種物質,大都是牛肉的原來成分,但如明膠主類,則大部分是在制作中變化而產生的。
【性味】《本草經疏》:"味甘,溫,無毒。"
【功用主治】補氣益血,健脾安中。治虛勞羸瘦,中風偏廢,脾虛痞積,消渴。
①《韓氏醫通》:"凡沉疴痼疾,癲狂風癇,痞積瘡瘍,一切有形之病及婦人百瘕,皆用霞天膏投所宜煎劑,汗吐下攻去污敗蟲物。"
②《本草經疏》:"主中風偏廢,口眼歪斜,痰涎壅塞,五臟六腑留痰宿飲,癖塊,手足皮膚中痰核。"
【用法與用量】內服:溶化沖或入丸劑。
【選方】①治大病后極虛羸瘦:霞天膏每斤入茯苓四兩,燉熔,空腹酒服三,四錢。(《本經逢原》)
②治肥盛多痰:霞天膏每斤入半夏曲四兩,廣皮二兩,丸服。(《本經逢原》)
【名家論述】《本草經疏》:"胃病則水谷不能以時運化,羈留而為痰飲;壅塞經絡則為積痰、老痰、結痰等證;陰虛內熱生痰則為偏廢、口眼歪斜;留滯腸胃則為宿飲癖塊;隨氣上涌則為喘急迷悶;流注肌肉則為結核。王隱君論人之諸疾,悉由于痰。然而痰之所生,總由于脾胃虛,不能運化所致。惟用霞天膏以治諸痰癥者,蓋肉者胃之味也,以脾胃所主之物,治脾胃所生之病,故能由腸胃而滲透肌膚毛竅,搜剔一切留結也,陰虛內熱之人,往往多痰,此則由于水涸火熾,煎熬津液,凝結為痰,膠固難散者,亦須以此和竹瀝、貝母、橘紅、蘇子、栝樓根、枸骨葉之類消之;或以橘皮、白茯苓、蘇子、白豆蔻仁、半夏、蒼術為曲,治脾胃積痰;或以橘皮、貝母、蘇子、栝樓根及仁、蓬砂為曲,治積熱痰結。"
霞天膏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霞天膏 (《藥性裁成》) 【來源為牛科動物黃牛的肉經熬煉而成之膏。動物形態詳"牛肉"條。 【制法】取精牛肉去凈筋膜,洗凈,入鍋內加清水淹沒,煎熬24小時,榨取肉汁,將渣再煎一次,然...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喜樹皮
喜樹皮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珙桐科植物喜樹的樹皮。植物形態詳"喜樹"條。 【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詳"喜樹...
-
夏天無
夏天無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伏地延胡索、無柄紫堇(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伏生紫堇的塊...
-
細辛─北細辛
【中文名】:細辛─北細辛 【類別】:全草類 【英文名】:Asarum,ChineseWildGinger 【別名】:北細辛、煙袋鍋花、細參。 【來...
-
鮮黃連
鮮黃連 (《東北藥植志》) 【異名】洋虎耳草(《中國植物圖鑒》),細辛幌子、常黃連、鐵絲草(《東北藥植志》),朝鮮黃連...
-
柿漆
柿漆 (《綱目》) 【異名】柿澀(《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柿科植物柿及其同屬植物的未成熟果實,經加工制成的膠狀...
-
假芫茜
假芫茜 (《陸川本草》) 【異名】香信,番香茜(《廣西藥植名錄》),野芫荽(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傘形...
-
雞蛋參1
雞蛋參 (《昆明藥植調查報告》) 【異名】金線壺盧(《植物名實圖考》),補血草、牛尾參(《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桔梗...
-
百蕊草
百蕊草 (《本草圖經》)) 【異名】百乳草(《本草圖經》),地石榴(《貴州民間方藥集》),小草(《全展選編?內科》)。 【來源...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喜樹皮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