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蟹
(《日華子本草》)
【異名】蟹化石(《藥材學》)。
【來源】為古生代節肢動物石蟹及其他近緣動物的化石。
【采集】全年均可采收,撈起后,洗凈曬干。
【藥材】全形似蟹,但多殘缺不全,通常為扁橢圓形,或留有腳數只而呈不規則形。長3~5厘米,寬3~13厘米,厚約1.8厘米。背面土棕色至深棕色,光滑或有點狀小突起,有時尚留有蟹背上之紋理,凹陷處多留有泥土。腹面色較淡,表面多巳破壞,或留有節狀的腳,凹陷處及腳斷處常填有泥土。質堅硬如石,不易碎,互擊之,聲如擊瓷器。斷面灰棕色,石質。氣微,味微咸。以體完整、色青、質堅者佳。
產于臺灣、四川及南洋群島等地。
【化學成分】主要為碳酸鈣。
【炮制】洗凈泥土,搗碎或水飛用。或煅燒醋淬,晾干,研成細末亦可。
【性味】咸,寒。
①《日華子本草》:"涼。"
②《開寶本草》:"咸,寒,無毒。"
③《玉楸藥解》:"味苦咸,性寒。"
【歸經】入肝、膽經。
①《玉楸藥解》:"入手少陰心、足少陽膽經。"
②《得配本草》:"入足厥陰經。"
【功用主治】清肝明目,消腫解毒。治目赤,翳膜遮睛,喉痹,癰腫,漆瘡。
①《日華子本草》:"解一切藥毒,催生落胎,療血運,消癰,治天行熱疾等。并熟水磨服。"
②《開寶本草》:"主青盲目淫膚翳及丁翳漆瘡。"
③《本草圖經》:"醋磨,敷癰腫,亦解金石毒。"
④《本草蒙筌》:"平癰掃疹,用醋磨敷。"
⑤《玉楸藥解》:"清心泄熱。"
【用法與用量】外用:研細點眼或以醋磨涂。內服:用水磨汁,2~3錢;或入丸散。
【宜忌】《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選方】①退翳明目,去肝熱:石蟹三兩,地骨皮一兩,枳殼一兩(麩炒),牛藤三兩(酒浸),防風一兩,破故紙半兩(炒),甘草半兩,木賊半兩,枸杞子半兩,甘菊花半兩,生地黃半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熱湯送下。(《衛生家寶方》石蟹丸)
②治喉痹水漿不入:石蟹,冷水磨飲之,兼涂喉上。(《圣濟總錄》)
③治妊娠子淋,日夜頻數澀痛:石蟹(碎)一枚,乳香一分,滑石一兩半。上三味研細為散。每服一錢匕,煎燈心湯調下。(《圣濟總錄》石蟹散)
石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石蟹 (《日華子本草》) 【異名】蟹化石(《藥材學》)。 【來源】為古生代節肢動物石蟹及其他近緣動物的化石。 【采集】全年均可采收,撈起后,洗凈曬干。 【藥材】全形似蟹,但多殘缺不...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石指甲
石指甲 (《四川中藥志》) 【異名】半枝蓮(《藥鏡》),鼠牙半支(《百草鏡》),瓜子草、佛指甲、狗牙草(《分類草藥性》),...
-
石棗
石棗 (《陜西中草藥》) 【異名】石豆、巖豆(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金棗、石米(《陜西中草藥》),獨葉巖珠、...
-
鰣魚鱗
鰣魚鱗 (《本經逢原》) 【來源】為鯡科動物鰣魚的鱗片,動物形態詳"鰣魚"條。 【功用主治】治疔瘡,湯火傷,腿瘡,下疳...
-
石楨楠根
石楨楠根 (《峨嵋藥植》) 【來源】為樟科植物四川釣樟的根。 【植物形態】四川釣樟,又名:石楨楠、蘭花樹。 喬木,高達...
-
薜荔-木蓮
木蓮 【釋名】 薜荔、木饅頭、鬼饅頭。 【氣味】 (葉)酸、平、無毒。 (果實)甘、平、澀、無毒。 【主治】 1、遺精。...
-
苜蓿
苜蓿 (《別錄》) 【異名】牧蓿(《爾雅》郭填注),木粟(《爾雅翼》),懷風、光風、連枝草(《西京雜記》),光風草(《綱目》...
-
牛尾菜
牛尾菜 (《廣西草藥》) 【異名】馬尾伸根、過江蕨,老龍須(《江西草藥》),金剛豆藤(《貴州草藥》),草菝葜、大伸筋草...
-
老虎姜
老虎姜 (《陜西中草藥》) 【異名】白藥子(《寧夏中草藥手冊》),盤龍七、算盤七,雞頭參、山姜《陜西中草藥》),惹涅(藏...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石指甲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