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小橘
(《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異名】野沙柑、飯湯木、酒餅木(《廣西藥植名錄》),山油甘、山橘(《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山小橘的根及葉。
【植物形態(tài)】山小橘
灌木,高3米左右。嫩枝和芽常被褐銹色絨毛。葉有單葉和羽狀復葉兩種,單葉生于短柄上,羽狀復葉具2~3片小葉;小葉長圓形,長6~18厘米,寬2.5~5厘米,有透明油點,全緣。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軸被褐銹色短柔毛;花白色或淡黃色;萼5,長不及1毫米;花瓣5,長約3毫米;雄蕊10,等長,著生于花盤周圍;子房有腺狀小窩點。漿果球形,徑約1厘米,熟時橙紅色,半透明。花期夏、秋季。
生于低丘陵的灌叢或疏林中。分布于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洗凈曬干。
【化學成分】根含黃酮甙、氨基酸。
【性味】①《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根:辛,溫;葉:微甘,溫。"
②《廣西中草藥》:"微辛苦,平。"
【功用主治】祛風解表,化痰,消積,散瘀。治感冒咳嗽,食積腹痛,疝氣痛。跌打瘀腫,凍瘡。
①《廣西藥植名錄》:"消腫,止血,散血,行氣,消積。"
②《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祛風發(fā)表,行氣止咳。治感冒咳嗽,小腸疝氣痛,凍瘡。"
③《廣西中草藥》:"祛痰,散瘀,消積。治食積腹痛,跌打腫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8錢。外用:煎水洗;鮮葉搗敷。
【宜忌】《廣西中草藥》:"孕婦忌服。"
【選方】治跌打腫痛:山小橘鮮葉,搗爛酒調(diào)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山小橘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山小橘 (《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異名】野沙柑、飯湯木、酒餅木(《廣西藥植名錄》),山油甘、山橘(《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山小橘的根及葉。 【植物形態(tài)】山...
文章標簽:
相關(guān)推薦
-
山羊角
山羊角 (《本草新編》) 【來源】為牛科動物青羊的角。原動物詳"山羊血"條。 【功用主治】①《本草新編》:"專活死血,磨...
-
山一籠雞
山一籠雞 (《貴州草藥》)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山一籠雞的根。 【植物形態(tài)】山一籠雞 多年生草本,高20~45厘米。莖叢生...
-
杉木根
杉木根 (《分類草藥性》) 【異名】杉樹根(《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杉科植物杉的根皮。植物形態(tài)詳"杉木"條。 【采集...
-
山野豌豆
山野豌豆 (《東北藥植志》) 【異名】宿根巢菜(《重要牧草栽培》),落豆秧、山豌豆,山豆苗、宿根草藤、豆碗碗、澇豆秧...
-
絡(luò)石果
絡(luò)石果 (《南京民間藥草》)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絡(luò)石的果實。植物形態(tài)詳"絡(luò)石藤"條。 【采集】7月間采集,以未熟的果...
-
辣椒莖
辣椒莖 (《重慶草藥》) 【異名】海椒梗。 【來源】為茄科植物辣椒的莖。植物形態(tài)詳"辣椒"條。 【采集】9~10月采。 【性味...
-
大接骨丹
大接骨丹 (《云南中草藥》) 【異名】水東瓜、水五加(《貴州民間方藥集》),水冬瓜、接骨草樹(《云南中草藥》),清明花...
-
千金花
千金花 (《本草乘雅半偈》) 【來源】為菊科植物蘭草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佩蘭"條。 【性味】《本草乘雅半偈》:"味苦。" 【...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山羊角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