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稗子
(《滇南本草》)
【異名】紅果莎、烏禾、旱稗(《滇南本草》整理本),紅稗、野紅米草、水高梁、野雞稗、紅米、野高梁(《云南中草藥》),土稗子、山高梁(《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莎草科植物山稗子的果實、根或全草。
【植物形態】山稗子
多年生禿凈草本。根莖橫走。莖三棱形。葉線形,長30~50厘米,先端長尖,葉鞘禿凈。苞片呈葉狀,線形,褐色;穗狀花序多數,密集形成頂生圓錐花序式;鱗片淡褐色,卵形,覆瓦狀排列;雄蕊3;囊苞卵形,有短喙,紅色。小堅果卵狀三棱形,棕紅色,包在宿存的囊苞內。花期春夏。
生山坡林邊或疏林中。分布西南等地。
【采集】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性味】①《滇南本草9:"米:味甘;殼:澀;根葉:苦澀,性微寒。"
②《云南中草藥》:"果:甘微辛,微寒。"
【功用主治】涼血,止血。治月經不調,崩漏,鼻衄,消化道出血。
①《滇南本草》:"專治婦人散經敗血之癥。"
②《云南中草藥》:"果:透表止咳,補中利水;根:止血調經。"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選方】①治婦人氣血虧損,腎肝血虛,行經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疼,肚腹冷疼,氣脹,心慌怔忡,血行淡黃色,或三天巳止,或五天再行,七八天又行方止,故有散經敗血之名;或月水過多,將成崩癥,或已成血崩:山稗子五錢,煎湯點水酒服。(《滇南本草》)
②治崩漏,月經過多,產后出血:山稗子根二兩。紅糖、胡椒為引,水煎服。
③治水痘,百日咳,鼻衄,消化道出血:山稗子全草五至八錢。水煎服。
④治麻疹:山稗子果五錢。水煎服。
⑤治脫肛:山稗子果二兩。燉豬大腸服。(②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藥》)
山稗子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山稗子 (《滇南本草》) 【異名】紅果莎、烏禾、旱稗(《滇南本草》整理本),紅稗、野紅米草、水高梁、野雞稗、紅米、野高梁(《云南中草藥》),土稗子、山高梁(《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沙棘
【中文名】:沙棘 【類別】:果實類 【英文名】:SeabuckthornFruit 【別名】:沙棗、醋柳果。 【來源】: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棘...
-
山百部
山百部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山掃帚、山漏蘆、鐵掃把、滇百部。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山百部的塊根。 【植物...
-
山檳榔
山檳榔 (《云南中草藥》) 【異名】山蘿卜、化積藥(《云南中草藥》),地葫蘆(《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
山橙
山橙 (《本草求原》) 【異名】屈頭雞(《本草求原》),山大哥(《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山橙的果實。 【...
-
巴戟天
巴戟天 (《本經》) 【異名】巴戟(《本草圖經》),雞腸風(《中藥志》),兔子腸(《中藥材手冊》)。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巴...
-
披針葉兔耳風
披針葉兔耳風 (《四川中草藥通訊》(1):19,1973) 【異名】肺經草、小血金丹。 【來源】為菊科植物披針葉兔耳風的全草。 【...
-
莢娠子
莢娠子 (《唐本草》)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莢娠的果實。植物形態詳"莢娠"條。 【性味】《唐本草》:"味甘。" 【功用主治】...
-
涼粉藤
涼粉藤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百解藤、寄山龍、山豆根(《廣西野生資源植物》),青藤仔、蛤仔藤(《海南植物志》),...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沙棘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