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紅花
(《云南中草藥》)
【別名】大羅傘、大常山、山利桐(《廣西藥植名錄》),三百棒、山枇杷(《貴州草藥》),火山麻、三臺花(《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三對節的全草。
【植物形態】三對節
常綠灌木,高2~4米。根灰褐色。莖表面有白色皮孔,節膨大。3葉輪生,葉片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6~25厘米,寬7~10厘米,先端長尖,基部漸狹,下延,邊緣有鋸齒,上面散生短柔毛,下面脈上密被短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花序梗密被紫色絨毛;苞片大,紫紅色;萼鐘狀,先端截形,結果時宿存;花冠簡通常細長,圓筒狀,邊緣開展,具有近整齊或不整齊的5裂片;雄蕊4,著生在花冠筒上,伸出花冠筒外;花柱伸出,頂端2裂。果實為漿果狀核果。
生山野疏林中。分布貴州、廣西、云南等地。
其變種抱莖三對節亦同等入藥。主要特點為葉片長倒卵形,基部抱莖。
【采集】全年可采。
【藥理】水提取物有阻斷組織胺對豚鼠回腸及氣管的收縮作用,但無阻斷乙酰膽堿和氯化鋇的作用。靜脈注射于狗可部分阻斷組織胺引起的血壓反應,但對乙酰膽堿及腎上腺素引起的血壓變化則無阻斷作用。乙醇及氯仿提取物沒有這種阻斷作用,冷水提取液的乙醇沉淀物作用最強。
【性味】苦辛,涼。
①《貴州草藥》:"辛甘,溫。"
②《云南中草藥,:"苦微辛,寒,有毒。"
③《文山中草藥》:"苦,涼。"
【功用主治】接骨,止痛,截瘧。治骨折,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瘧疾。
①《廣西藥植名錄》:"駁骨,殺蟲,健胃,清心火,壯筋骨。治瘧疾,痢疾,頭痛,眼炎,跌打。"
②《貴州草藥》:"健脾利濕,補虛益損。治虛弱浮腫,勞傷。"
③《文山中草藥》:"接骨止痛,清熱解毒。治骨折,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無名腫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研末服。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瘧疾:三臺紅花根或葉一兩,胡椒、草果各少許。煎湯,于瘧疾發作前1小時內服。(《云南中草藥選》)
②治黃水瘡:鮮三臺紅花葉適量,煎水外洗。(《云南中草藥選》)
三臺紅花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三臺紅花 (《云南中草藥》) 【別名】大羅傘、大常山、山利桐(《廣西藥植名錄》),三百棒、山枇杷(《貴州草藥》),火山麻、三臺花(《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三對節的全草...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三消草
三消草 (《貴州民間藥物》) 【別名】螃蟹花(《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豆科植物白車軸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白車...
-
三升米
三升米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細枝茶?子的根。 【植物形態】細枝茶?子 落葉灌木,高2~4米。小...
-
三丫苦葉
三丫苦葉 (《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三丫苦的葉。 【植物形態】三丫苦(《嶺南采藥錄》),又名:三叉虎、斑...
-
三鉆風
三鉆風 (《陜西中草藥》) 【別名】山胡椒、升子樹葉(《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樟科植物三丫烏藥的樹皮。 【植物形態...
-
蛞蝓
蛞蝓 (《本經》) 【異名】陵蠡(《本經》),土蝸、附蝸(《別錄》),蜒蚰(《救急方》),托胎蟲(《鐵圍山叢談》),蛞蝸(《品...
-
殘槁世
殘槁世 (《嶺南采藥錄》) 【異名】楠木根(《南寧市藥物志》),大疳根(《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樟科植物潺槁樹的根...
-
大地棕根
大地棕根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石蒜科植物大葉仙茅的根莖。 【植物形態】大葉仙茅,又名:松蘭、竹靈芝、巖棕。...
-
番木瓜
番木瓜 (《現代實用中藥》) 【異名】石瓜(《品匯精要》),萬壽果(《肇慶府志》),蓬生果、乳瓜(《嶺南雜記》),番瓜(《植...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三消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