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油
(《綱目拾遺》)
【異名】桂皮油(《中國藥典》)。
【來源】為用樟科植物肉桂的樹皮、枝、葉經蒸餾所得的芳香油。植物形態參見"肉桂"條。
【藥材】為黃色或黃棕色的澄明液體。有桂皮的特臭,味甜、辛。露置空氣中,或存放日久,其色逐漸變深,質漸濃厚。微溶于水,能溶于相同體積的醇及冰醋酸中。
【性味】①《綱目拾遺》:"性熱。"
②《廣西中藥志》:"味甜辛,性溫。"
【功用主治】①《綱目拾遺》:"功同肉桂。"
②《廣西中藥志》:"芳香健胃,驅風。外用:治風濕及皮膚瘙癢。"
【用法與用量】內服:開水沖,0.2~1分。外用:摩涂。
【選方】治各種瘧:燈草一莖,約長三、四寸,以水稍潤,再以肉桂油涂之,貼背脊風府穴,下至肺俞止,外以綿紙條封之。須臨發前一、二時為之,或先一日更妙,貼后,次日發瘧更重,嗣后漸減。(《養素園傳信方》)
肉桂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肉桂油 (《綱目拾遺》) 【異名】桂皮油(《中國藥典》)。 【來源】為用樟科植物肉桂的樹皮、枝、葉經蒸餾所得的芳香油。植物形態參見"肉桂"條。 【藥材】為黃色或黃棕色的澄明液體。有桂...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賽莨菪
賽莨菪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山煙、唐古特山莨菪(《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茄科植物賽莨菪的根。 【植...
-
瑞香根
瑞香根 (《綱目》) 【來源】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態詳"瑞香花"條。 【性味】《綱目》:"甘咸,無毒。" 【...
-
人中白
人中白 (《日華子本草》) 【別名】溺垽(《本草經集注》),溺白垽(《別錄》),白秋霜(《積善堂經驗方,),秋白霜(《醫學入...
-
三白草根
三白草根 (《唐本草》) 【別名】三白根(《補缺肘后方》),塘邊藕(《王草藥性備要》),地藕(《眼科要覽》),百節藕(《植物...
-
牛膽
牛膽 (《本經》) 【動物形態】??苿游稂S牛或水牛的膽囊或膽汁,動物形態詳"牛肉"條。 【采集】從宰牛場收集,取得后掛...
-
枸杞子
枸杞子 (《別錄》) 【異名】茍起子(《本草經集注》),甜菜子(《救荒本草》),杞子(《藏府藥式補正》),紅青椒、構蹄子(《...
-
秋木瓜
秋木瓜 (《滇南本草》) 【異名】木瓜(《滇南本草圖譜》),酸木瓜(《昆明藥植調查報告》),香木瓜、皺皮木瓜(《成都中草藥...
-
古鉤藤
古鉤藤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白葉藤(《藥學學報》(9):,561,1963),白馬連鞍、牛角蘑,斷腸草(《廣西藥植名錄》),...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賽莨菪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