蘘荷
(《別錄》)
【異名】嘉草(《周禮》),猼月(《史記》),蒚蒩(《說文》),芋渠(《后漢書》),覆葅(《別錄》),陽藿(《廣西志》),陽荷(《黔志》),山姜、觀音花(《浙江中藥資源名錄》),野老姜、土里開花、野生姜、野姜、蓮花姜(《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姜科植物蘘荷的根莖。
【植物形態】蘘荷
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根莖肥厚,圓柱形,淡黃色,根粗壯,多數。葉2列互生,狹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25~35厘米,寬3~6厘米,先端尖,基部漸狹,或短柄狀,上面無毛,下面疏生細長毛,或近無毛,中脈粗壯,側脈羽狀,近平行;具葉鞘,抱莖,葉舌2裂,長1厘米。穗狀花序自根莖生出,有柄,長6~9厘米,鱗片覆瓦狀排列,卵狀橢圓形,外部苞片橢圓形,內部披針形,膜質;花大,淡黃色或白色;花萼管狀,長2.5~3厘米,篦形分裂;花冠管狀,裂片披針形,唇瓣倒卵形,基部左右各有1小裂片;雄蕊1,藥室向外伸延成一長喙;退化雄蕊2;子房下位。蒴果卵形,成熟時開裂,果皮內面鮮紅色。種子黑色或暗褐色,被有白色或灰褐色假種皮。花期夏季。
生于山地林蔭下或水溝旁,分布江西、浙江、貴州、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葉(蘘草)、花穗(山麻雀)、果實(蘘荷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根莖含α-蒎烯、β-蒎烯、β-水芹烯。
【炮制】《雷公炮炙論》:"凡使(白蘘荷),以銅刀刮上粗皮一重了,細切,入沙盆中研如膏,只收取自然汁,煉作煎,卻于新盆器中攤令冷,如干膠煎,刮取研用。"
【性味】辛,溫。
①《別錄》:"微溫。"
②《藥性論》:"味辛,有小毒。"
③《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淡,無毒。"
【功用主治】活血調經,鎮咳祛痰,消腫解毒。治婦女月經不調,老年咳嗽,瘡腫,瘰疬,目赤,喉痹。
①《別錄》:"主瘧。"
②陶弘景:"主諸溪毒、沙虱輩,亦云辟蛇。"
③《唐本草》:"根:主諸惡瘡。根心:主稻麥芒入目中不出者,以汁注中。"
④《本草圖經》:"干末水服,主喉痹。"
⑤《綱目》:"赤眼澀痛,搗汁點之。"
⑥《貴州民間方藥集》:"通經活血,又可鎮咳祛痰。外用可拔毒,消瘡腫。"
⑦《四川中藥志》:"治老年咳嗽,氣喘(鹽吼),虛性白濁,婦人血寒經冷及月經不調。"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研末或鮮者搗汁。外用:搗汁含漱、點眼或搗敷。
【宜忌】《本經逢原》:"忌鐵。"
【選方】①治指頭炎:蘘荷鮮根莖加食鹽少許,搗爛外敷。(《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頸淋巴結結核:鮮蘘荷根莖二兩,鮮射干根莖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喉口中及舌生瘡爛:酒漬蘘荷根半日,含漱其汁。(《肘后方》)
④治卒失聲,聲噎不出:搗蘘荷根,酒和,絞,飲其汁。(《補缺肘后方》)
⑤治雜物瞇目不出:白蘘荷根,搗,絞取汁,注目中。(《圣惠方》)
⑥治傷寒及時氣、溫病,及頭痛、壯熱、脈大,始得一日:生蘘荷根、葉合搗,絞取汁,服三、四升。(《補缺肘后方》)
⑦治大葉性肺炎:蘘荷根莖三錢,魚腥草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⑧治月信滯:蘘荷根,細切,煎取二升,空心酒調服。(《經驗方》)
⑨治跌打損傷:蘘荷根莖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或曬干研粉,用黃酒沖服,每次三至五錢。(《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⑩治吐血,痔血:蘘荷根一把,搗汁三升服之。(《肘后方》)
⑾治婦女產后吃鹽過多的鹽吼咳累:陽藿,裝入豬大腸內,燉服。(《四川中藥志》)
騰荷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蘘荷 (《別錄》) 【異名】嘉草(《周禮》),猼月(《史記》),蒚蒩(《說文》),芋渠(《后漢書》),覆葅(《別錄》),陽藿(《廣西志》),陽荷(《黔志》),山姜、觀音花(《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榕樹葉
榕樹葉 (《嶺南采藥錄》) 【異名】小格葉(《生草藥性備要》),落地金錢(《本草求原》)。 【來源】為桑科植物榕樹的葉片,...
-
騰荷子
騰荷子 (《綱目》) 【來源】為姜科植物騰荷的果實。植物形態詳"騰荷"條。 【功用主治】《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治胃痛。...
-
柔軟石韋
柔軟石韋 (《峨嵋藥植》) 【異名】石巖金(《峨嵋藥植》),小經刀草、小石韋(《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
-
人參葉
人參葉 (《增訂偽藥條辨》) 【別名】參葉(《本草從新》)。 【植物形態】五加科植物人參,詳"人參"條。 【藥材】干燥葉為...
-
鳳凰衣
鳳凰衣 (《醫學入門·本草》) 【異名】雞卵中白皮(《別錄》),雞子白皮(孟詵《必效力》),鳳凰退(《本草蒙筌》),雞蛋膜衣...
-
莨菪
莨菪 【釋名】 天仙子、橫唐、行唐。 【氣味】 (子)苦、寒、無毒。 【主治】 1、突發顛狂。用莨菪三升,研細,在一升...
-
棉子油
棉子油 (《綱目》)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種子所榨取之脂肪油。植物形態詳"棉花"條。 【化學成分】種子油中含亞...
-
毛冬青
【中文名】:毛冬青(《廣西中草藥》) 【類別】:根類 【異名】烏尾丁、癰樹、六月霜(《廣西中草藥》),細葉冬青、細葉青...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榕樹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