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稱】全葉青蘭
(《陜甘寧肯中草藥選》)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全葉青蘭的全草。
【植物形態】全葉青蘭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斜生,著生多數細須根。莖叢生,四棱形,直立或斜上,上部多分枝。葉對生,狹披針形,全緣。穗狀輪傘花序頂生;萼管狀,2唇形,5齒裂,當中1齒較大,每裂基部有小瘤狀突起;花冠藍色,2唇形,上唇彎拱有缺刻,下唇3裂;雄蕊4。小堅果平滑。
生長在云杉林下向陽的小山坡上。分布新疆,甘肅等地。
【采集】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枯葉,曬干。
【化學成分】地上部分主要含黃酮甙類(9種以上),還含甾醇、內酯化合物、皂甙、酸性樹脂等。
【性味】"苦,溫。"(總后衛生部《醫學技術資料》(15):35,1972)
【功用主治】止咳、祛痰、平喘。用于咳嗽、痰喘、慢性支氣管炎。
《陜甘寧青中草藥選》:"平喘,鎮咳,消炎。治老年慢性氣管炎。"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全葉青蘭干草15~20克,加水適量,煎至100毫升,每日2~3次分服,10天為一療程。或制成每毫升含生藥2.5克的霧化劑行氣霧吸入,每次噴霧用量按生藥7克計算,15次為一療程,前10次為每天1次,后5次為隔天1次,或制成注射液行穴位注射,取膻中、定喘、身柱等穴,每穴0.5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共治療593例,近期控制94例(23.9%),顯效118例(30%)。其中煎劑與氣霧吸入療效相似;穴位注射療效較高,據73例觀察,顯效以上達80%。亦有取全葉青蘭地上部分制成浸膏片,每日劑量相當于生藥15克,分3次服,10天為一療程。治療127例,近期控制30例,顯效47例,好轉45例,無效5例;顯效以上為60.7%。副作用:少數病人服藥后有口干、腹脹、惡心、胃部輕度不適,全身發熱感,尿多;2例服浸膏片后出現蕁麻疹,加服抗過敏藥后仍可繼續服藥。
全葉青蘭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中藥名稱】全葉青蘭 (《陜甘寧肯中草藥選》)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全葉青蘭的全草。 【植物形態】全葉青蘭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斜生,著生多數細須根。莖叢生,四棱形,直立...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苒苒草
苒苒草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異名】鐵線蓮、透骨草、灰綠鐵線蓮。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粉綠鐵線蓮的全草。...
-
人參子
人參子 (《綱目拾遺》)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果實。植物形態詳"人參"條。 【功用主治】《綱目拾遺》:"發痘行漿。...
-
騰草
騰草 (《別錄》) 【來源】為姜科植物騰荷的葉,植物形態詳"騰荷"條。 【性味】①《別錄》:"味苦,寒,無毒。" ②《千金...
-
全毛懸鉤子
全毛懸鉤子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紅毛貓耳扭。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全毛懸鉤子的全草。 【植物形態】全毛懸...
-
刺五加
刺五加 RadixAcanthopanacisSenticosi (英) ManyprickleAcathopanaxRoot 【別名】 五加皮、 刺拐棒。 【來源】 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
-
橘紅
橘紅 (《綱目》) 【異名】蕓皮、蕓紅(《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果皮的外層紅色...
-
雷丸
雷丸 (《本經》) 【異名】雷矢(《范子計然》),雷實(《吳普本草》),竹苓(《綱目》),竹林子、竹鈴芝(《中藥志》),木連子...
-
飯團根
飯團根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入地麝香、過山香(《廣西藥植名錄》),透地連珠、鉆地風、三百兩銀(廣州部隊《常用...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苒苒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