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樹
(《嶺南采藥錄》)
【異名】牛奶子(《廣州植物志》),乳汁麻木,牛奶稔、豬母茶、豬奶樹(《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來源】為桑科植物對葉榕的根、皮、葉。
【植物形態】對葉榕
灌木或小喬木,高3~5米,具乳汁。幼枝被剛毛,中空。葉革質,常對生;卵形、倒卵形或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6~12厘米,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先端短尖或具短尾尖,全緣或具不規則細鋸齒,或僅頂鄙具鋸齒,兩面均祖糙,上面疏被稀剛毛,下面密被粗毛;葉柄長1~4.5厘米;托葉闊披針形,長1.5厘米。早落,花托(隱頭花序)聚生于老樹干,或由樹干發出的無葉枝條,扁球形或陀螺形,直徑1.5~3厘米,成熟時黃色,具柄,被粗毛,中部以下常具數枚苞片,基部苞片3;雄花、癭花生花托口部,雄花被3,雄蕊1;癭花及雌花無花被。小堅果,骨質。花期6~7月(廣西)。
生長于平原、丘陵、山谷和溪邊。分布廣西、廣東、貴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果實(牛奶樹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全年可采。根洗凈曬干,皮除去外皮,取二層皮;葉刷去毛用。
【性味】《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甘,涼。"
【功用主治】疏風解熱,消積化痰,行氣散瘀。治感冒發熱,支氣管炎,消化不良,痢疾,跌打腫痛。
①《嶺南采藥錄》:"治腋瘡,搗其子及葉敷之。"
②《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熱祛濕,消積化痰,行氣散瘀。治感冒發熱,傷風咳嗽,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結膜炎,消化不良,痢疾,跌打腫痛,氣結疼痛。"
③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斑疹發熱。"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爛外敷或煎水洗患處。
牛奶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牛奶樹 (《嶺南采藥錄》) 【異名】牛奶子(《廣州植物志》),乳汁麻木,牛奶稔、豬母茶、豬奶樹(《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來源】為桑科植物對葉榕的根、皮、葉。 【植物形態】對葉榕...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奴柘刺
奴柘刺 (《本草拾遺》) 【來源】為桑種植物小柘樹的棘刺。植物形態詳"穿破石"條。 【性味】《本草拾遺》:"味苦,小溫,...
-
牛腦
牛腦 (《別錄》) 【來源】??苿游稂S?;蛩5哪X,詳"牛肉"條。 【性味】《綱目》:"甘,溫,微毒。" 【功用主治】治頭...
-
女萎
女萎 (李當之《藥錄》) 【異名】蔓楚(《唐本草》),牡丹蔓(《植物學大辭典》),山木通、木通草、白木通、穿山藤、蘇木通...
-
膿見愁
膿見愁 (《廣西中草藥》) 【異名】黃花母、黃花霧,黃花草。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小柴胡的葉。 【植物形態】小柴胡 小...
-
川貝母―暗紫貝母
川貝母―暗紫貝母 BulbusFritillariaeUnibracteatae (英) UnibractFritillaryBulb 【別名】 烏花貝母、松貝母。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暗...
-
牡丹三七
牡丹三七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華艾麻草的根。 【植物形態】華艾麻草 多年生草本。塊根紡錘狀。...
-
金邊龍舌蘭
金邊龍舌蘭 (《南寧市藥物志》) 【異名】金邊蓮(《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金邊假菠蘿(《南寧市藥物志》),龍舌蘭(《成都中...
-
大黃莖
大黃莖 (《唐本草》) 【來源】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等的地上莖或嫩苗。植物形態詳"大黃"條。 【性...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奴柘刺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