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牡丹根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臭楓根(《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植物形態詳"臭牡丹"條。
【采集】9~10月間采收,曬干。
【性味】辛苦,溫。
①《分類草藥性》:"味淡苦。"
②《福建民間草藥》:"辛,溫,有小毒。"
③《陜西中草藥》:"苦辛,平。"
【功用主治】行氣健脾,祛風平肝,消腫解毒。治崩漏,白帶,頭暈,虛咳,高血壓,風濕痛,腳氣,蕁麻疹,癰疽,痔瘡。
①《植物名實圖考》:"煎洗腳腫。煮烏雞同食去頭昏。亦治毒瘡,消腫止痛。"
②《草木便方》:"渭熱,補氣,健脾。治虛癆骨蒸,氣腫,黃疸,腳弱。"
③《分類草藥性》:"健脾補氣。治白濁,咳嗽。燉烏骨雞服,大補中氣。"
④《天寶本草》:"補肺腎兩虛。治頭暈。"
⑤《貴州民間方藥集》:"為強壯劑。治虛弱,浮腫。消臌漲,治腹痛。又可通經,治婦女血崩。"
⑥《四川中藥志》:"治腳氣,虛咳。"
⑦《陜西中草藥》:"行氣活血,祛風平肝,消腫解毒。治崩漏,白帶,月經不調,頭暈目眩,高血壓,風濕疼痛,疝氣,脫肛,痔瘡,痢疾,癰疽瘡毒,毒蛇咬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6錢(鮮者1~2兩);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選方】①治頭昏痛:臭牡丹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打入雞蛋二個(整煮),去渣,食蛋及湯。
②治大便下血:臭牡丹根五錢至一兩,豬大腸不拘量。同燉湯服。
③治風濕關節痛:臭牡丹根一兩至一兩五錢。酒水各半煎,兩次分服。或同豬蹄筋二兩燉湯服。
④治瘰疬,跌打損傷:臭牡丹根四兩,燒酒一斤,同封浸(十六天可服)。每日飲酒一至二兩。(①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
⑤治痢疾,漆瘡:臭牡丹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⑥治蕁麻疹:鮮臭牡丹根二兩。煎汁加雞蛋三只,煮食,連服數劑。(《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臭牡丹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臭牡丹根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臭楓根(《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植物形態詳"臭牡丹"條。 【采集】9~10月間采收,曬干。 【性味】辛苦,溫。 ①《...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臭牡丹
臭牡丹 (《綱目拾遺》) 【異名】大紅袍、臭八寶(《植物名實圖考》),矮童子(《分類草藥性》),大紅花(《貴州民間方藥集》...
-
臭苜蓿根
臭苜蓿根 (《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根。植物形態詳"辟汗草"條。 【采集】夏末秋初采挖,洗凈,曬干...
-
臭山羊
臭山羊 (《貴州民間方藥集》) 【異名】臭常山(《中國植物圖鑒》),臭苗(《中國藥植志》),大山羊、騷牯羊、地梔子、梔子...
-
樗白皮
樗白皮 (《藥性論》) 【異名】樗皮(《日華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陜西中藥志》)。 【來源】為苦木科...
-
金線魚
金線魚 (《滇南本草》) 【異名】洞魚、波羅魚(《中國經濟動物志?淡水魚類》)。 【來源】為鯉科動物小鱸鯉的肉。 【動物形...
-
何首烏
何首烏 (《日華子本草》) 【異名】地精(《何首烏錄》),亦斂(《理傷續斷秘方》),首烏(《經驗方》),陳知白(《開寶本草》...
-
假鵲腎樹
假鵲腎樹 (《云南中草藥》) 【異名】止血樹皮、清水跌打、滑葉跌打(《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桑科植物假鵲腎樹的樹...
-
鸛骨
鸛骨 (《別錄》) 【來源】為鸛科動物白鸛的骨胳。 【動物形態】白鸛(陶弘景),又名:冠雀(《后漢書》),鸛雀、負釜、黑尻...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臭牡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