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豆
(《中藥鑒定參考資料》)
【異名】豆蓉(《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觀音豆(《泉州本草》),樹豆(《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豆科植物木豆的種子。
【植物形態】木豆
矮灌木,高1~3米,多分枝。小枝柔弱,有縱溝紋,被灰色柔毛。托葉小;小葉3枚,卵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2~3厘米,先端銳尖,全緣,兩面均有毛,下面并有不明顯腺點。總狀花序,腋生;萼鐘形,萼齒5,披針形;花冠黃紅色,長約1.8厘米,旗瓣背面有紫褐色縱線紋;雄蕊(9十1)2組;花柱細長線形,基部有短柔毛,柱頭單、一。莢果長5~8厘米,闊至1厘米,先端漸尖,密被黃色短柔毛;種子3~5粒,近圓形,種皮暗紅色,有時有褐色斑點。花期4月(廣州)。
生于山坡、砂地、曠地、叢林中或林邊。分布四川,廣東,廣西、臺灣等地。
本植物的葉(木豆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7~8月采收。
【性味】《泉州本草》:"甘微酸,性溫,無毒。"
【功用主治】《泉州本草》:"清熱解毒,補中益氣,利水消食,排癰腫,止血止痢。治心虛,水腫,血淋,痔血,癰疽腫毒,痢疾,腳氣。"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改研末。外用:研末調敷。
【選方】①治肝腎水腫:木豆、苡仁各五鉸。合煎湯服,每日二次。忌食鹽。
②治血淋:木豆、車前子各三錢,合煎湯服。
③治痔瘡下血:木豆浸酒一宿,取出,焙干研末,泡酒服,每次三錢。
④治癰疽初起:木豆,研末泡酒服,每次三錢;并以末合香蕉肉搗敷患處。(選方出《泉州本草》)
木豆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木豆 (《中藥鑒定參考資料》) 【異名】豆蓉(《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觀音豆(《泉州本草》),樹豆(《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豆科植物木豆的種子。 【植物形態】木豆 矮灌木,高...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面根藤
面根藤 (《分類草藥性》) 【異名】稍子根、兔兒苗、狗兒秧、秧子根(《救荒本草》),奶漿藤(《分類草藥性》),面根草、狗...
-
牡蒿根
牡蒿根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牡蒿的根,植物形態詳"牡蒿"條。 【性味】性溫,味苦微甘。 【功用主...
-
木芙蓉
木芙蓉 【釋名】 地芙蓉、木蓮、華木、樺木、拒霜。 【氣味】 (葉并花)微辛、平、無毒。 【主治】 1、赤眼腫痛。用木...
-
綿棗兒
綿棗兒 (《救荒本草》) 【異名】石棗兒(《救荒本草》),天蒜(《生草藥性備要》),地蘭(《嶺南采藥錄》),山大蒜(《江蘇植...
-
百蕊草
百蕊草 (《本草圖經》)) 【異名】百乳草(《本草圖經》),地石榴(《貴州民間方藥集》),小草(《全展選編?內科》)。 【來源...
-
貓人參
貓人參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貓氣藤、癰草、沙梨藤(《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獼猴桃科植物鑷合獼...
-
雞血李
雞血李 (《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杏李的根或葉。 【植物形態】杏李。又名:紅李、秋根子。 落葉喬木。樹形...
-
莼
莼 (《別錄》) 【異名】茆((詩經》),屏風(《楚辭》),鳧葵(《毛詩傳》),水葵(陸璣《詩疏》),水芹(《齊民要術》),露葵...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面根藤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