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李
(《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杏李的根或葉。
【植物形態】杏李。又名:紅李、秋根子。
落葉喬木。樹形尖塔狀,枝直上,幼時光滑。單葉互生;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先端漸尖,邊緣有鈍齒,平滑無毛,上面淡綠色,下面具網脈;葉柄短,上有2~4個腺體。花單生或3朵簇生,有短花梗,花白色,徑2~2.5厘米;萼片5;花瓣5;雄蕊無數;雌蕊1,花柱長。核果近圓形,略扁,直徑3~5厘米,紫紅色,縫痕頗深,果梗較短,果肉紅褐色,亦有帶黃色者,核小而粗糙,半倒形與果肉緊貼。花期4月。果期8月。
生長于路旁、房屋周圍及低山地區。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種子,在四川稱"大李仁",作李仁使用。詳"李核仁"條。
【采集】夏、秋采集。
【性味】苦,寒。
①《四川中藥志》:"性寒,味甘微苦,無毒。"
②《重慶草藥》:"味苦,性子,無毒。"
【功用主治】行氣活血。治跌打損傷,瘓血作痛,吐血,白濁。
①《分類草藥性》:"散血,消氣。治跌打,血氣痛,男子吐血。"
②《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消渴,心煩,吐血,赤白帶下,小兒暴熱。"
③《四川中藥志》:"治腳氣,奔豚氣,熱毒,煩躁。"
④《重慶草藥》:"調經,治血崩。"
⑤《貴州草藥》:"和血通經,利水通淋。"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經閉:雞血李根五錢,小血藤、吳萸各三錢,木通、大血藤、桐子根、面根藤各二錢,生美一錢。煨水服。
②治吐血:雞血李根二兩,煨水服。
③治白濁:雞血李根二兩,木賊一兩。煨水服。
④治水腫:雞血李葉二兩,車前草一兩。煨水服。
⑤治刀傷:雞血李葉適量,搗絨敷傷口。(選方出《貴州草藥》)
雞血李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雞血李 (《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杏李的根或葉。 【植物形態】杏李。又名:紅李、秋根子。 落葉喬木。樹形尖塔狀,枝直上,幼時光滑。單葉互生;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雞冠草
雞冠草 (《寧夏中草藥手冊》) 【異名】二裂翻白草、二裂委陵菜(《寧夏中草藥手冊》),痔瘡草(《陜西草藥》),黃瓜綠草...
-
雞血七
雞血七 (《陜西中草藥》) 【異名】紅孩兒、紅血兒(《陜西中草藥》),雞心七、蕎麥七(陜西《中草藥研究資料》),蜈蚣七、...
-
雞冠子
雞冠子 (《本草抬遺》) 【來源】為莧科植物雞冠花的種子。植物形態詳"雞冠花"條。 【采集】9~10月果實成熟時采收。割取...
-
雞冠苗
雞冠苗 (《綱目》) 【來源】為莧科植物雞冠花的莖葉。植物形態詳"雞冠花"條。 【性味】《綱目》:"甘,涼,無毒。" 【功...
-
鸛骨
鸛骨 (《別錄》) 【來源】為鸛科動物白鸛的骨胳。 【動物形態】白鸛(陶弘景),又名:冠雀(《后漢書》),鸛雀、負釜、黑尻...
-
龍葵
【中文名】龍葵(《藥性論》) 【類別】全草類 【異名】苦菜(《唐本草》),苦葵、老鴉眼睛草、天茄子(《本草圖經》),天茄...
-
小巖白菜
小巖白菜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苦苣苔科植物黃毛巖白菜的全株。 【植物形態】黃毛巖白菜 多年生草本,矮小。根出...
-
苦楝皮
苦楝皮 (《證類本草》) 【異名】楝皮(《斗門方》),楝根木皮(《綱目》),雙白皮(《南京民間藥草》)。 【來源】為楝科植物...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雞冠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