蘼蕪
(《本經》)
【異名】蘄蓮、剃蕪(《爾雅》),薇蕪(《本經》),江蒿(《上林賦》),芎?苗(《別錄》),川芎苗(《履?巖本草》)。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川芎的苗葉。植物形態詳"川芎"條。
【性味】辛,溫。
①《本經》:"味辛,溫。"
②《別錄》:"無毒。"
【歸經】《本草匯言》:"入手少陰、足少陽、厥陰經。"
【功用主治】祛腦中風寒。治頭風頭眩,流淚,多涕唾。
①《本經》:"主咳逆,定驚氣,辟邪惡,去三蟲。"
②《別錄》:"主身中老風,頭中久風風眩。"
③《本草圖經》:"作飲香,云可以已泄瀉。"
④《履?巖本草》:"除腦中冷,治面上游風去來,目淚出,多涕唾及諸頭風。食后取苗細嚼,茶清送下。"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
【名家論述】《本草匯言》:"蘼蕪,主頭風風眩之藥也,此藥氣味芳香清潔,故去風散濕,本草所稱主咳逆,定驚氣,作飲止泄瀉,皆辛香發越郁遏不正之氣歟。"
蘼蕪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蘼蕪 (《本經》) 【異名】蘄蓮、剃蕪(《爾雅》),薇蕪(《本經》),江蒿(《上林賦》),芎?苗(《別錄》),川芎苗(《履?巖本草》)。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川芎的苗葉。植物形態詳"川芎"條。...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米碎花
米碎花 (《貴州草藥》) 【異名】梅養東(侗名)。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米碎花的根。 【植物形態】米碎花 灌木,高1~3米。...
-
米露
米露 (《綱目拾遺》) 【來源】為新米或稻谷的蒸餾液。 【功用主治】①《廣和堂帖》:"和中納食,清肺開胃。" ②《綱目拾...
-
蜜柑草
蜜柑草 (《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蜜柑草的全株。 【植物形態】蜜柑草 一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
-
米皮糠
米皮糠 (《綱目》) 【異名】舂杵頭細糠(《別錄》),谷白皮(《千金翼方》),細糠(《圣惠方》),杵頭糠(《圣濟總錄》),米秕...
-
麻滓
麻滓 (《綱目》) 【異名】麻油滓(《千金方》),麻枯餅、芝麻莘(《壽養老新書》),麻或(《綱目》)。 【來源】為胡麻科植物...
-
刺黃柏莖葉
刺黃柏莖葉 (《峨嵋藥植》)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刺黃柏的莖葉,植物形態詳"刺黃柏"條。 【采集】7~10月采。 【性味】《...
-
冬葵根
冬葵根 (《本草經集注》) 【異名】葵根(《本草經集注》),土黃耆(《滇南本草》)。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冬葵的根,詳"冬...
-
毛貫眾
毛貫眾 (《湖南藥物志》) 【異名】小龍骨、小貫眾、蕨難腦、蕨務子。 【來源】為鱗毛蕨科植物多鱗毛蕨的干燥根莖。 【植...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米碎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