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核
(《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果的果核,植物形態(tài)詳"?果"條。
【采集】食用?果后,收集果核,曬干。
【藥材】干燥的果核,呈腎形或卵圓形,壓扁,長約6~10厘米,寬3~5厘米,外面淡黃色或土黃色,纖維性,粗糙堅硬。擊碎后,內(nèi)果皮纖維狀,內(nèi)表面平滑,淡黃色,木質(zhì)化。種皮紙質(zhì),類白色,子葉2片,肥厚,暗棕色。氣微,味微澀。以潔凈、干燥、核仁肉厚者為佳。
產(chǎn)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分】果仁含脂肪5.2%,其中飽和甘油酯占14%、甘油一油酸酯24%、甘油二油酸酯61%、甘油三不飽和酸酯1%弱;其脂肪酸組成是:硬脂酸34%、油酸50%,以及棕櫚酸、花生酸和少量肉豆蔻酸。尚含谷甾醇和多量淀粉。種子含氫氰酸。
【性味】酸澀,平。
①《南寧市藥物志》:"酸,平,無毒。"
②《廣西中藥志》:"味酸澀,性平。"
③《廣東中藥》Ⅱ:"苦,平。"
【功用主治】治疝氣,食滯。
①《嶺南采藥錄》:"能消食滯。"
②《南寧市藥物志》:"治疝痛。"
③《中國藥植圖鑒》:"內(nèi)果皮粉末作驅(qū)蟲藥。"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3個;或研末。
【選方】①治疝氣及小兒食滯:?果核、龍眼核、柚子核、桃核、黃皮核。煎湯服。(《廣西中藥志》)
②治食滯咳嗽:?果核、布渣葉。同煎服。(《廣東中藥》)
?果核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果核 (《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果的果核,植物形態(tài)詳"?果"條。 【采集】食用?果后,收集果核,曬干。 【藥材】干燥的果核,呈腎形或卵圓形,壓扁,長約6~10厘米,寬3~...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貓油
貓油 (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來源】為貓科動物貓的脂肪油。動物形態(tài)詳"貓肉"條。 【功用主治】治燒傷。...
-
貓腳印
貓腳印 (《云南中草藥》) 【異名】水藥、狗腳血竭、野麻、白花地丁(《云南中草藥》),石巖酸餃草、滿山紅(《昆明民間常...
-
蔓荊子
蔓荊子 (《本草經(jīng)集注》) 【異名】蔓荊實(《本經(jīng)》),荊子(《本草經(jīng)集注》),萬荊子(《浙江中藥手冊》),蔓青子(《中藥材...
-
貓皮毛
貓皮毛 (《綱目》) 【來源】為貓科動物貓的皮毛,動物形態(tài)詳"貓肉"條。 【功用主治】治瘰疬,瘡瘍。 《綱目》:"治瘰疬諸...
-
金魚
金魚 (《綱目拾遺》) 【異名】朱砂魚(《綱目拾遺》)。 【來源】為鯉科動物金魚的肉或全體。 【動物形態(tài)】金魚 是鯽魚的變...
-
紅黑二丸
紅黑二丸 (《神農(nóng)架中草藥》) 【異名】一點血、巖丸子、鴛鴦七、紅白二丸(《神衣架中草藥》)。 【來源】為秋海棠科植物...
-
金剛藤
金剛藤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菝葜。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莖。 【植物形態(tài)】西南菝葜 攀援木本,...
-
雞子黃
雞子黃 (《別錄》) 【異名】雞卵黃(《綱目》)。 【來源】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蛋黃。動物形態(tài)詳"雞肉"條。 【化學成分】每1...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貓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