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白皮
(《證類本草》)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樹枝或根部的韌皮。植物形態詳"柳枝"條。
【采集】全年可采。除去栓皮及木質部,取韌皮用。
【化學成分】含水楊甙及3.10~9.12%鞣質。
【藥理作用】水楊甙有退熱作用。參見"柳枝"條。
【性味】《唐本草》;"枝皮味苦,寒,無毒。"
【功用主治】祛風利濕,消腫止痛。治風濕骨痛,風腫瘙癢,黃疸,淋濁,乳癰,牙痛,湯火燙傷。
①《唐本草》:"枝皮主痰熱淋疾;可為浴湯,洗風腫瘙癢;酒煮含,主齒痛。"
②《綱目》:"煎服,治黃疸白濁;酒煮,熨諸痛腫,去風,止痛消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外用:煎水冼、酒煮或炒熱溫熨。
【選方】①治瘧疾及風濕骨痛:柳枝去其木心及外面黃黑之粗皮,用其青色之皮,鮮用一兩至一兩五錢。水煎服。(《嶺南采藥錄》)
②治走注氣痛,或風毒卒腫:白酒煮楊柳白皮,暖熨之。(《姚僧坦集驗方》)
③治婦女乳癰妒腫:削柳根皮,熟搗,火溫,帛囊貯,熨之,冷更易。(《肘后方》)
④治風蟲牙痛:楊柳白皮,卷如指大,含咀,以汁漬齒根,數過。(《古今錄驗方》)
⑤治湯火所灼,未成瘡者:柳白皮細切,以豬膏煎以涂之。(《肘后方》)
⑥治湯火灼成瘡:柳皮燒灰,以粉涂之。(《肘后方》)
⑦治中耳炎:柳樹皮(燒存性)二錢,枯礬、冰片各一錢。共研細面,吹耳。(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柳白皮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柳白皮 (《證類本草》)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樹枝或根部的韌皮。植物形態詳"柳枝"條。 【采集】全年可采。除去栓皮及木質部,取韌皮用。 【化學成分】含水楊甙及3.10~9.12%鞣質。...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鈴當子
鈴當子 (《吉林中草藥》) 【來源】為旋花科植物西伯利亞牽牛的種子。 【植物形態】西伯利亞牽牛 一年生草本,無塊根。莖...
-
靈壽茨
靈壽茨 (《陜西中草藥》) 【異名】降龍木(《陜西中草藥》),黑果木、龍須木(《中國樹木分類學》)。 【來源】為清風藤科植...
-
亮葉樺皮
亮葉樺皮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樺樹皮、樺桿樹皮(《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樺木科植物亮葉樺的樹皮。...
-
靈芝草
靈芝草 (《滇南本草》) 【異名】三秀(《楚辭》),茵、芝(《爾雅》)。 【來源】為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 【植物...
-
谷芽
谷芽 (《綱目》) 【異名】蘗米(《別錄》),谷蘗(《澹寮方》),稻蘗(《綱目》),稻芽(《中藥材手冊》)。 【來源】為禾本科...
-
蝌蚪
蝌蚪 (《本草拾遺》) 【異名】活師(《山海經》),蛞斗、活東(《爾雅》),蝦蟆子、玄魚、玄針(崔豹《古今注》),蝦蟆兒(《...
-
蓮須
蓮須 (《本草通玄》) 【異名】金櫻草(《品匯精要》),蓮花須(《醫學正傳》),蓮花蕊(《孫天仁集效方》),蓮蕊須(《綱目》...
-
海鷂魚
海鷂魚 (《本草拾遺》) 【異名】蕃蹹魚(《魏武食制》),邵陽魚、石蠣(《本草拾遺》),少陽魚(寧原《食鑒本草》),荷魚、...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鈴當子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