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先蒿
(《本經》)
【異名】馬屎蒿(《本經》),馬新蒿(陸璣《詩疏》),爛石草(《肘后方》),練石草(《別錄》),虎麻(《唐本草》),馬尿泡(《山西中草藥》)。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返顧馬先蒿等的莖葉或根。
【植物形態】返顧馬先蒿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直立。根多數叢生,細長纖維狀。莖粗壯中空,方形有棱。葉互生或有時對生,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2.5~5.5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狹,基部廣楔形或圓形,邊緣有鈍圓的重齒,兩面無毛或有疏毛;葉柄短。花單生于莖枝上部的葉腋;萼長卵圓形,前方深裂,齒2枚;花冠長2~2.5厘米,淡紫紅花,冠管向右扭旋,上唇盔狀,扭向后方,下唇大,有緣毛,3裂,中裂較小;雄蕊花絲前面1對有毛;柱頭伸出于喙端。蒴果斜長圓狀披針形,長1~1.5匣米。花期6~8月。果期?~9月。
生于草地及林緣。分布東北及內蒙古、山東、河北、山西、陜西、安徽、甘肅、四川、貴州等地。
【采集】秋季采挖,去凈莖葉及泥土,曬干。
【性味】苦,平。
①《本經》:"味平。"
②《別錄》:"苦,無毒。"
【功用主治】祛風,勝濕,利水。治風濕關節疼痛,小便不利,尿路結石,婦女白帶,疥瘡。
①《本經》:"主寒熱,中風濕痹,女子帶下病,無子。"
②《別錄》:"治五癃,破石淋,膀胱中結氣,利水道小便。"
③陶弘景:"主惡瘡。"
④《山西中草藥》:"祛風勝濕。"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研末為散。外用:煎水洗。
【選方】①治大瘋癩疾,骨肉疽敗,眉須墮落,身體癢痛:馬先蒿,炒搗末,每服方寸匕,食前溫酒下,一日三服,一年都瘥。(《肘后方》)
②治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寤,小便少:馬先蒿根五錢,水煎服。
③治尿路結石,小便不暢:馬先蒿根四兩,研末,每服二錢,開水送服,每天二次。
④治疥瘡:馬先蒿根適量,煎湯洗患部。(②方以下出《河北中草藥手冊》)
馬先蒿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馬先蒿 (《本經》) 【異名】馬屎蒿(《本經》),馬新蒿(陸璣《詩疏》),爛石草(《肘后方》),練石草(《別錄》),虎麻(《唐本草》),馬尿泡(《山西中草藥》)。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返顧馬先...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馬鬃
馬鬃 (《日華子本草》) 【異名】馬髻毛(《別錄》),馬牦(《千金方》)。 【來源】為馬科動物馬的鬃毛或尾毛。原動物詳"馬...
-
瑪瑙
瑪瑙 (《本草蒙筌》) 【異名】馬腦(陸機《靈龜賦》),碼瑙(《拾遺記》),文石(《綱目》)。 【來源】為礦物石英的隱晶質變...
-
螞蝗七
螞蝗七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紅螞蝗七(《廣西藥植名錄》),石螃蟹(《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來源】為苦苣苔科...
-
螞蝗(水蛭)
【中藥名稱】水蛭 【拼音名】Shuizhi 【英文名】HIRUDO 【來源】本品為水蛭科動物螞蟥WhitmaniapigraWhitman、水蛭HirudenipponicaWhit...
-
布朗耳蕨
布朗耳蕨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異名】睬甲哈烏(藏名)。 【來源】為鱗毛蕨種植物布朗耳蕨的全草。 【植物形態】布...
-
白木
白木 (《陸川本草》) 【異名】野黃皮、雞卵黃(《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小柑、小郎傘、搽散、野辣椒(《廣西藥植名錄》...
-
凍綠刺
凍綠刺 (《湖南藥物志》) 【異名】鴨屎樹、野苦楝子、洞皮樹、臭李子、老鶴眼。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圓葉鼠李的莖葉、...
-
羅勒
羅勒 (陶弘景) 【異名】蘭香(《齊民要術》),香菜(《嘉祐本草》),翳子草(《綱目》),千層塔、九層塔、香花子(《嶺南采藥...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馬鬃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