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秦
(《綱目》)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栗的內果皮。植物形態詳"栗子"條。
【性味】《綱目》:"甘,平,澀,無毒。"
【功用主治】治瘰疬,骨鯁。
【選方】①治栗子頸:栗蓬內膈斷薄衣(栗秦),搗敷之。(姚可成《食物本草》)
②治骨鯁在咽:栗子內薄皮(栗秦)燒存性,研末,吹入咽中。(《綱目》)
栗秦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栗秦 (《綱目》)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栗的內果皮。植物形態詳"栗子"條。 【性味】《綱目》:"甘,平,澀,無毒。" 【功用主治】治瘰疬,骨鯁。 【選方】①治栗子頸:栗蓬內膈斷薄衣(栗...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藜蘆
藜蘆 (《本經》) 【異名】蔥苒(《本經》),蔥葵、山蔥、豐蘆、蕙葵、公苒(《吳普本草》),梨盧(《本草經集注》),蔥壬(《...
-
栗殼
栗殼 (《食療本草》)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栗的外果皮。植物形態詳"栗子"條。 【性味】《綱目》:"甘澀,平,無毒。" 【...
-
李根皮
李根皮 (《別錄》) 【異名】甘李根白皮(《金匱要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李根皮的韌皮部。植物形態詳"李子"條。 【...
-
栗樹根
栗樹根 (汪穎《食物本草》)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栗的樹根,植物形態詳"栗子"條。 【性味】《四川中藥志》:"味甘淡,性...
-
鸛肉
鸛肉 (《河北中醫藥集錦》) 【來源】為鸛科動物白鸛的肉。動物形態詳鸛骨條。 【功用主治】《河北中醫藥集錦》:治干血...
-
雞掛骨草
雞掛骨草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刺蕊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刺蕊草 直立草本,基部木質化。莖方...
-
昏雞頭
昏雞頭 (《四川中藥志》) 【異名】雞腦殼(《草木便方》),雞公頭、雞頭棗、雞老蓋(《分類草藥性》),鐵狼雞、小貫眾(《貴...
-
紅藥子
紅藥子 (《本草圖經》) 【異名】紅藥、赤藥(《本草圖經》),朱砂七、黃藥子、朱砂蓮、猴血七、血三七、毛葫蘆(《陜西中...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藜蘆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