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皮
(《別錄》)
【異名】甘李根白皮(《金匱要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李根皮的韌皮部。植物形態詳"李子"條。
【性味】苦咸,寒。
①《別錄》:"大寒。"
②《藥性論》:"味咸。"
③《日華于本草》:"涼,無毒。"
④《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澀。"
【歸經】《長沙藥解》:"入足厥陰肝經。"
【功用主治】清熱,下氣。治消渴心煩,奔豚氣逆,帶下,齒痛。
①《吳普本草》:"治瘡。"
②《別錄》:"主消渴,止心煩、逆奔氣。"
③陶弘景:"水煎含之,療齒痛。"
④《藥性論》:"治腳下氣,主熱毒,煩躁。"
⑤孟詵:"主女人卒赤白下。"
⑥《長沙藥解》:"下肝氣之奔沖,清風木之郁熱。"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外用:煎水含漱或磨汁涂。
【選方】①治奔豚氣上沖胸,腹痛,往來寒熱:甘草、芎?、當歸各二兩,半夏四兩,黃芩二兩,生葛五兩,芍藥二兩,生姜四兩,甘李根白皮一升。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金匱要略》奔豚湯)
②治咽喉卒塞:以皂角末吹鼻取嚏,仍以李樹近根皮,磨水涂喉外。(《菽園雜記》)
李根皮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李根皮 (《別錄》) 【異名】甘李根白皮(《金匱要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李根皮的韌皮部。植物形態詳"李子"條。 【性味】苦咸,寒。 ①《別錄》:"大寒。" ②《藥性論》:"味咸。"...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栗樹根
栗樹根 (汪穎《食物本草》)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栗的樹根,植物形態詳"栗子"條。 【性味】《四川中藥志》:"味甘淡,性...
-
李核仁
李核仁 (《吳普本草》) 【異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李的種子。植物形態詳"李...
-
連錢草
【中文名】:連錢草 【類別】:全草類 【英文名】:LongtubeGroundIvyHerb 【別名】:金錢草、大葉金錢草、透骨消。 【來源】...
-
李子
李子 (《滇南本草》) 【異名】李實(《別錄》),嘉慶子(《兩京記》)。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李的果實。 【植物形態】李(《...
-
草靈脂
草靈脂 (《四川中藥志》) 【異名】巖兔屎、巖鼠糞(《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鼠兔科動物西藏鼠兔的糞便。 【動物形態...
-
地羊鵲
地羊鵲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斑鳩窩、三月黃花、酸米子、小花生藤(《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
-
老鼠吹簫
老鼠吹簫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羊饑藤、雞舌頭葉、風藤草。 【來源】為清風藤科植物云南清風藤的莖葉或根。...
-
枸杞葉
枸杞葉 (《別錄》) 【異名】地仙苗(《日華子本草》),甜菜(《本草圖經》),枸杞尖(《滇南本草》),天精草(《保壽堂經驗方...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栗樹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