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須
(《草木便方》)
【異名】婆婆針線包(《草木便方》),正骨草、婆婆衣、絨針(《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白薇、竹靈消(《四川中藥志》),惡牛皮消、牛角風,九連臺(《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蘿藦科植物雪里蟠桃的根及根莖(亦有用全株者)。
【植物形態】雪里蟠桃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40~70厘米,全體具白色乳汁。根莖短,須根多而細長,土黃色。莖直立,通常不分枝,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對生,具短柄;卵狀橢圓形至廣卵形,長6~10厘米,寬3~6厘米,先端短尖、漸尖或鈍圓,全緣,基部圓形或楔形。花序腋生,通常聚傘狀;花小,淡黃色;花冠5深裂,無毛,副花冠的裂片幾與花柱等高,廣三角形;雄蕊5,花粉塊2枚下垂;雌蕊1,子房上位,為2分離心皮所組成,花柱2,分離。蓇葖果披針形,無毛,長4~5厘米。種子廣卵形,頂端生有一束白毛,邊緣有翼,長約2毫米。花期5~6月。果期7月。
生于山坡草叢中及林邊。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采集】夏、秋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曬干。
【藥材】干燥的根莖長約2~3厘米,表面有多數并排的莖稈殘基;外表粗糙,棕褐色;斷面黃白色,充實。須根細小,叢生于根莖四周,扭曲不直,長約3~5厘米;外表棕褐色有皺紋;質脆弱,斷面黃白色。氣味微弱。
產于四川。
【性味】辛,平。
①《草木便方》:"辛,溫。"
②《陜西中草藥》:"味甘微辛,性平。"
【功用主治】補腎,健脾,化毒。治虛癆久嗽,浮腫,白帶,月經不調,瘰疬,瘡疥。
①《草木便方》:"補益強陰,化毒。治傷勞久嗽,虛腫,瘍勞,蛇、蟲、瘋狗傷。"
②《分類草藥性》:"貼癢子,散毒,通疝氣,止鼻血,治女人白帶頭暈,涂疥瘡。"
③《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止疼,去毒,治瘰疬,下乳,止咳。"
④《陜西中草藥》:"滋陰補腎,健脾益氣,調經活血。治月經不調,陰虛白帶。"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老君須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老君須 (《草木便方》) 【異名】婆婆針線包(《草木便方》),正骨草、婆婆衣、絨針(《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白薇、竹靈消(《四川中藥志》),惡牛皮消、牛角風,九連臺(《陜西中草藥》)。...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老蛇頭
老蛇頭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老蛇頭的全草。 【植物形態】老蛇頭 攀援草質藤本。莖細弱有棱,被短刺...
-
老龍皮
老龍皮 (《陜西中草藥》) 【異名】石龍皮、石龍衣。 【來源】為牛皮葉科植物肺衣的全體。 【植物形態】肺衣,又名:兜衣...
-
藍花龍膽
藍花龍膽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榜間莪那(藏名)。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藍花龍膽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藍花...
-
老鼠吹簫
老鼠吹簫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羊饑藤、雞舌頭葉、風藤草。 【來源】為清風藤科植物云南清風藤的莖葉或根。...
-
白膠香
白膠香 (《唐本草》) 【異名】楓香脂(《唐本草》),楓脂(《通典》),白膠(《儒門事親》),蕓香(《本草原始》),膠香(《國...
-
白蠟樹皮
白蠟樹皮 (李承祜《藥用植物學》)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白蠟樹的樹皮。 【植物形態】白蠟樹,又名:青榔木、白荊樹、小...
-
葛谷
葛谷 (《本經》) 【來源】為豆科植物葛的種子。植物形態詳"葛根"條。 【化學成分】種子含油15%及γ-谷氨酰基苯丙氨酸。 【...
-
椿白皮
椿白皮 (《食療本草》) 【異名】香椿皮(《經驗方》),春顛皮(《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楝科植物香椿樹皮或根皮的韌皮...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老蛇頭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