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苗
(《得配本草》)
【異名】玉英(《金匱玉函方》)。
【來源】為菊科植物菊的幼嫩莖葉。植物形態詳"菊花"條。
【采集】初夏采,陰干。
【性味】《本草求原》:"甘微苦,涼。"
【功用主治】清肝,明目。治頭風眩暈,目翳。
《本草求原》:"清肝膽熱,益肝氣,明目去翳;同花浸酒(加南棗、杞子更妙)治頭風眩暈欲倒。作羹、煮粥亦可。"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或研末。外用:煎水熏洗。
【選方】①治久患頭風眩悶,頭發干落,胸中痰結:白菊苗,搗末。先灸兩風池各二七壯,后空腹取藥一方寸匕,和無灰酒服之,日再,漸加三方寸匕。若不欲飲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之亦得。(《天寶單方圖》)
②清目寧心:甘菊斬長嫩頭叢生葉,摘末洗凈,細切,入鹽同米煮粥,食之。(《遵生八箋》菊苗粥)
③治女人陰腫:甘菊苗搗爛煎湯,先熏后洗。(《世醫得效方》)
菊花苗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菊花苗 (《得配本草》) 【異名】玉英(《金匱玉函方》)。 【來源】為菊科植物菊的幼嫩莖葉。植物形態詳"菊花"條。 【采集】初夏采,陰干。 【性味】《本草求原》:"甘微苦,涼。" 【功用主...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矩形葉鼠刺
矩形葉鼠刺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雞骨柴、牛皮桐(《浙江天目山藥植志》),老茶王、華鼠刺(江西《草藥手冊》...
-
橘皮
橘皮 (《本經》) 【異名】陳皮(孟詵),貴老(侯寧極《藥譜》),黃橘皮(《雞峰普濟方》),紅皮(《湯液本草》)。 【來源】為...
-
韶醬
韶醬 (《唐本草》) 【異名】枸醬(《漢書》),韶子(《廣志》),土蓽撥(《食療本草》),大蓽撥(《成都縣志》),韶青、檳榔韶...
-
橘
橘 (《本經》) 【異名】黃橘(《本草圖經》)。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①福...
-
駁骨草
駁骨草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小功勞(《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花葉九節木的全株。 【植物形態】...
-
慈姑葉
慈姑葉 (《綱目》) 【來源】為澤瀉科植物慈姑的葉片,植物形態詳"慈姑"條。 【性味】①《本草圖經》:"味甘微苦,寒,無...
-
地瓜果
地瓜果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地郎果(《貴州民間藥物》),地枇杷果(《貴州草藥》)。 【來源】為桑科植物地瓜的果實...
-
蛤蜊粉
蛤蜊粉 (《本草會編》) 【異名】蛤粉(《圣惠方》)。 【來源】為蛤蜊科動物四角蛤蜊等貝殼的粉末。動物形態詳"蛤蜊"條。...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矩形葉鼠刺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