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馬蹄草
(《四川中藥志》)
【異名】馬蹄肺筋草、接骨草(《四川中藥志》),銅錢草、一串錢、人馬蹄草(四川)。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紅馬蹄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紅馬蹄草
多年生草本。莖匍匐蔓生,節(jié)上生不定根與不定芽,逐漸長成直立莖,高15~30厘米,質(zhì)柔軟,被疏生細(xì)毛。葉稀疏而互生;葉片近圓形,掌狀5~7淺裂,裂片先端鈍,邊緣具鈍缺齒,基部呈心臟形,掌狀葉脈較為明顯,綠色,兩面被紫色細(xì)毛;具柄,長1.5~9厘米,基部有托葉鞘。傘形花序,小球形,直徑約6毫米,單生或數(shù)個聚生于小枝上端;總花梗長0.5~2厘米;小花綠白色;萼齒??;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2室,每室胚珠1枚;花柱2。雙懸果,近圓形,兩側(cè)壓扁?;ㄆ谙摹⑶?。
生于山野的溝邊、路邊、林旁的陰濕矮草叢中。分布四川、陜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云南、貴州、廣西、廣東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①《四川中藥志》:"性涼,味微苦,無毒。"
②《重慶草藥》:"辛,溫,無毒。"
【功用主治】治跌打損傷,感冒,咳嗽痰血。
①《四川中藥志》:"清肺熱,散血熱。治吐血,跌打損傷及感冒咳嗽。"
②《重慶草藥》:"除寒解表。瘡口發(fā)癢者,敷之去風(fēng)熱止癢。骨折脫臼者,外包可接骨投榫。"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8錢;或泡酒。外用:研末調(diào)敷或搗敷。
【選方】①治跌打傷:紅馬蹄草、紅酸漿草、扁竹根各等分。搗爛。以童便二份、酒一份,調(diào)合取升內(nèi)履;藥渣調(diào)如膏,包傷部。(《重慶草藥》)
②治痰中帶血成粒狀者:紅馬蹄草、紅羊石子根二兩。酒半斤,煎沸,冷后服,每服一小杯。(《重慶草藥》)
紅馬蹄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紅馬蹄草 (《四川中藥志》) 【異名】馬蹄肺筋草、接骨草(《四川中藥志》),銅錢草、一串錢、人馬蹄草(四川)。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紅馬蹄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紅馬蹄草 多年生草本。...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紅辣樹根
紅辣樹根 (《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雞骨常山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滇雞骨常山"條。 【藥材】干燥根呈圓柱形...
-
紅馬蹄烏
紅馬蹄烏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蓼科植物中華山蓼的根。 【植物形態(tài)】中華山蓼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大,紫色。莖高...
-
紅榔木
紅榔木 (《文山中草藥》) 【異名】棉榔樹。 【來源】為榆科植物毛白榆的樹皮。 【植物形態(tài)】毛白榆 落葉喬木,高10~15米...
-
紅毛五加皮
紅毛五加皮 (《中藥志》) 【異名】川加皮,刺加皮(《藥材資料匯編》),刺五甲、毛五甲皮、刺甲皮(《四川中藥志》)。 【來...
-
豆腐渣
豆腐渣 (《綱目拾遺》) 【異名】雪花菜(《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為制豆腐時,濾去漿汁后所剩下的渣滓。 【功用主治...
-
甲香
甲香 (《唐本草》) 【異名】水云母、海月、催生子(《中藥志》)。 【來源】為蠑螺科動物蠑螺或其近緣動物的掩厴。 【動物...
-
地八角
地八角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地八角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地八角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匍匐或斜生...
-
東方狗脊
東方狗脊 (《中國藥植圖鑒》) 【異名】大葉狗脊、鐮葉狗脊(《中國藥植圖鑒》),鳳凰尾(《單方驗(yàn)方調(diào)查資料選編》)。 【來...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diǎn)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紅辣樹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