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稱】粉萆解
【拼音名】Fenbixie
【英文名】RHIZOMADIOSCOREAEHYPOGLAUCAE
【來源】本品為薯蕷科植物粉背薯蕷DioscoreahypoglaucaPalibin的干燥根莖。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切片,曬干。
【性狀】本品為不規則的薄片,邊緣不整齊,大小不一,厚約0.5mm。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黃白色或淺灰棕色,維管束散在。質松,略有彈性。氣微,味辛、微苦。
【鑒別】(1)本品橫切面:外層為多列木栓化細胞。皮層較窄,細胞多切向延長壁略增厚,壁孔明顯;粘液細胞散在,內含草酸鈣針晶束。中柱散有有限外韌型及類周木型維管束;薄壁細胞壁略增厚,具壁孔,細胞中含淀粉粒。本品粉末黃白色。淀粉粒單粒圓形、卵圓形或長橢圓形,直徑5~32μm,長至40μm,臍點點狀或裂縫狀;復粒少數,多由2分粒組成。厚壁細胞眾多,壁木化,紋孔明顯,有的類似石細胞,多角形、梭形或類長方形,直徑40~80μm,長至224μm。草酸鈣針晶束長64~84μm。
(2)取本品粉末10g,加水100ml,浸泡過夜,置60℃水浴中加熱10分鐘,趁熱濾過。取濾液各2ml,分置二支試管中,一管加氫氧化鈉試液2ml,另一管加鹽酸溶液(1→20)2ml,密塞,用力振搖1分鐘,含堿液管的泡沫比含酸液管高達數倍。
【性味與歸經】苦,平。歸腎、胃經。
【功能與主治】利濕去濁,祛風除痹。用于膏淋,白濁,白帶過多,風濕痹痛,關節不利,腰膝疼痛。
【用法與用量】9~15g。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粉萆解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中藥名稱】粉萆解 【拼音名】Fenbixie 【英文名】RHIZOMADIOSCOREAEHYPOGLAUCAE 【來源】本品為薯蕷科植物粉背薯蕷DioscoreahypoglaucaPalibin的干燥根莖。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切片,曬干...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粉團花
粉團花 (《綱目拾遺》) 【異名】繡球(《鮮芳譜》),玉粉團(《綱目拾遺》)。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圓錐繡球或大花圓錐繡...
-
粉葉地錦
粉葉地錦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細母豬藤(《貴州藥植目錄》)。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粉葉爬山虎的根或藤莖。...
-
風氣草
風氣草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汗蘇麻(《貴州民間藥物》),仁皂刺、乳癰藥(《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菊科植物...
-
粉團花根
粉團花根 (《綱目拾遺》) 【異名】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圓錐繡球或大花圓錐繡球的根...
-
訶子葉
訶子葉 (《綱目》) 【來源】為使君子科植物訶子的葉片,植物形態詳訶子條。 【化學成分】含莽草酸、去氫莽草酸、奎寧酸...
-
單根木葉
單根木葉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海南狗牙花的葉。植物形態詳"單根木"條。 【采集】全年...
-
黑老頭
黑老頭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大種黑骨頭。 【來源】為馬錢科植物狹葉蓬萊葛的根。植物形態詳小血光藤條。 【性味...
-
齒緣草
齒緣草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藍梅。 【來源】為紫草科植物齒緣草的花及葉。 【植物形態】齒緣草 多年生草本,高...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粉團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