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干
(《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未成熟的干燥幼果。
【植物形態】番石榴(《楂物名實圖考》),又名:秋果(《南越筆記》),雞矢果(《植物名實圖考》),林拔、拔仔、椰拔、木八子、喇叭番石榴、番鬼子、百子樹、羅拔、花稔、飯桃、番桃樹、郊桃、番稔。
落葉喬木,高5~10米。樹皮淺黃褐色,嫩枝四方形,具白色短毛,老則脫落;芽密被白色短毛。單葉互生,稀有輪生,矩圓狀橢圓形至卵圓形。長5~12厘米,寬3~5厘米,揉之有香氣,革質,先端圓或短尖,基部鈍至圓形,全緣,上面深綠色,葉脈微凹或平坦,嫩時疏生短毛,下面淺綠色,疏生小腺體,密被短柔毛,主脈隆起,側脈7~11對,亦隆起,斜出將近葉緣而彎曲;葉柄長4毫米。花兩性,腋生1~4朵;萼5片,綠色,卵圓形;花瓣白色,卵形,長2~2.5厘米;雄蕊多數,與花瓣等長,花絲白色,花藥淺黃色,縱裂;雌蕊1,花柱長于花絲,柱頭圓形,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數。漿果球形、卵圓形或洋梨狀,長2.5~8厘米,徑3~5厘米,果肉通常黃色,也有白色或胭脂紅色。種子卵圓形,淡白色。花期5~8月。果期8~11月。
分布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福建等地。
本植物的根皮及樹皮(番石榴皮)、葉(番石榴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夏、秋采收,曬干。
【藥材】干燥的未成熟幼果,呈圓球形、卵形或洋梨形不等,橫徑2~3厘米;鮮時青綠色,干者黑褐色;表面稍粗糙堅硬,頂端有宿存的花萼及殘存花柱。果肉堅硬,淺棕色,5室,有多數種子密集鑲嵌于內;種子灰褐色,大如綠豆,呈不規則之扁圓形或三角形。味微酸而澀,氣微香。以飽滿、堅實者為佳。
產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分】果實含β-谷甾醇、槲皮素、番石榴甙、沒食子酸、并沒食子酸、無色矢車菊素、維生素C(330毫克),并檢出鼠李糖、木糖、核糖、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纈氨酸、丙氨酸、蘇氨酸、天門冬氨酸、谷氨酸、胱氨酸。又含銳蓄甙、阿拉伯聚糖等多糖。
【性味】《廣東中藥》Ⅱ:"酸澀,溫。"
【功用主治】①《廣西藥植名錄》:"止瀉。"
②《廣東中藥》Ⅱ:"止痢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
【選方】解巴豆毒:番稔干、土炒白術、石榴皮各三錢。清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飲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番石榴干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番石榴干 (《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未成熟的干燥幼果。 【植物形態】番石榴(《楂物名實圖考》),又名:秋果(《南越筆記》),雞矢果(《植物名實圖考》),林拔、拔仔...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杜鵑
杜鵑 (《本草拾遺》) 【異名】鵜鴂(《楚辭》),巂周(《爾雅》),子巂鳥、周燕(《說文》),鶗鴂(《臨海異物志》),杜宇、子...
-
鵝首馬先蒿
鵝首馬先蒿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鵝首馬先蒿的花。 【植物形態】鵝首馬先蒿 多年生小草本,高6~...
-
番石榴葉
番石榴葉 (《南寧市藥物志》) 【異名】雞矢茶(《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葉,植物形態詳"番石榴...
-
番紅花
【中文名】:番紅花 【類別】:花類 【英文名】:Saffron 【別名】:西紅花、藏紅花。 【來源】:為鳶尾科植物番紅花Cro...
-
東莨菪
東莨菪 (《中國藥植圖鑒》) 【異名】唐充(藏名)。 【來源】為茄科植物東莨菪的根莖。 【植物形態】東莨菪 多年生草本。根...
-
金盞菊
金盞菊 (《福建中草藥》) 【異名】大金盞花(《廣西藥植名錄》),水漲菊、山金菊(《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金...
-
扁蓄
扁蓄 HerbaPolygoniAvicularis (英)commonKnotgrassHerb 【別名】 扁竹、竹節草、烏蓼、螞蟻草。 【來源】 為蓼科植物扁蓄Polygonumavicul...
-
含羞草根
含羞草根 (《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根,植物形態詳含羞草條。 【采集】夏、秋采集,洗凈,曬干。...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杜鵑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