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葉薯蕷
(《中國藥植志》)
【異名】枕頭根、黃姜(《中國藥植志》),黃連參、地黃姜野洋姜(《全展選編?外科》)。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盾葉薯蕷的根莖。
【植物形態】盾葉薯蕷
草質藤本。根莖橫生。莖纖細,無毛,有縱皺紋或淺槽,有時在分枝或葉柄的基部兩側微凸出,或具短刺。葉互生,盾形;葉片三角狀卵形或長卵形,長5~11厘米,寬4~9厘米,邊緣淺波狀,基部心形或近于截形,通常3裂,中央裂片先端漸尖,兩側裂片圓耳狀;葉柄短于葉片。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穗狀,腋生,有時分枝;花無柄,常2~3朵簇生,僅1~2朵完全發育;苞片膜質,卵形或三角狀卵形;花被片6,卵形,紫紅色,雄蕊6;雌花序有花6~8朵,花有短柄,花被6裂,雄蕊退化;子房長圓柱形。蒴果干燥后藍黑色,表面附有白色粉狀物,翅近半月形,長約2.5厘米,寬約1.5厘米,頂端微凹,或近于截形,基部狹圓形、種子扁卵圓形,周圍呈薄膜狀的翅。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于雜木林或林緣的路旁、溝邊。分布陜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采集】秋季采挖,去凈泥土,曬干。
【化學成分】含薯蕷皂甙元。薯蕷皂甙元的含量分別報告為1.05%、3.3%和3.4~4.9%。因薯蕷皂甙元的含量較高,為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的良好原料。
【功用主治】《全展選編?外科》:"治癰癤早期未破潰,蜂螫,闌尾炎。"
【用法與用量】外用:研末調敷。
【宜忌】《全展選編?外科》:"皮膚已破爛及膿已形成者忌用。"
【選方】治各種皮膚急性化膿性感染、軟組織損傷,蜂螫,闌尾炎:鮮盾葉薯蕷根莖二至三兩,研末與凡士林適量混合調勻,每日一次外敷患處;亦可與菊葉、次黃連或苦參適量,共搗外敷。(《全展選編?外科》)
盾葉薯蕷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盾葉薯蕷 (《中國藥植志》) 【異名】枕頭根、黃姜(《中國藥植志》),黃連參、地黃姜野洋姜(《全展選編?外科》)。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盾葉薯蕷的根莖。 【植物形態】盾葉薯蕷 草質藤本...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莪術─廣西莪術
莪術──廣西莪術 RhizomaCurcumaeKwangsiensis (英)KwangsiTurmericRhizome 【別名】 桂莪術、毛莪術。 【來源】 為姜科植物桂莪術Curcu...
-
鵝蛋殼
鵝蛋殼 (《綱目拾遺》) 【來源】為鴨科動物鵝的卵殼。動物形態詳"鵝肉"條。 【功用主治】《急救方》:"治癰疽無頭。新生...
-
鵝內金
鵝內金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鴨科動物鵝的砂囊內壁。動物形態詳"鵝肉"條。 【采集】全年均可采收。將鵝殺死后,...
-
多穗石柯葉
多穗石柯葉 (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 【異名】甜茶。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多穗柯的葉。 【植物形態】多穗柯...
-
崗梅葉
崗梅葉 (《嶺南草藥志》) 【來源】為冬青科植物梅葉冬青的葉。植物形態詳崗梅根條。 【采集】隨時可采。 【功用主治】治...
-
景天三七
景天三七 (《江蘇藥材志》) 【異名】土三七(《植物名實圖考》),八仙草(《南京民間藥草》),蝎子草(《江蘇植藥志》),血...
-
薄荷油
薄荷油 (《重慶堂隨筆》)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鮮莖葉經蒸餾而得的芳香油。植物形態詳"薄荷"條。 【藥材...
-
斑地錦
斑地錦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血筋草(《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斑地錦的全草。 【植物形...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莪術─廣西莪術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