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甘青青蘭
【藏藥名】知楊故
【拼音名】Ganqingqinglan
【英文名】HERBADRACOCEPHALITANGUTICI
【標準編號】WS3-BC-002
【來源/處方】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甘青青蘭Dracocephalumtanguticum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幼苗期或花初開時分別采收,除去雜質(zhì),陰干。
【性狀】 本品莖方形,直徑2~4mm,有縱溝;表面灰綠色或藍紫色,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有髓或中空。葉對生,多破碎,長2~5cm,羽狀深裂至全裂,裂片常皺縮扭曲呈針狀,完整者濕潤后展開呈狹披針形,灰綠色;葉柄長2~10mm。輪傘花序,苞片葉狀,花萼筒狀,長1~1.4cm,具5齒;花冠二唇形,藍色,長2~3cm。氣香,味辛、微苦。
【鑒別】
(1)本品粉末灰綠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顯黃色熒光。葉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周圍角質(zhì)線紋明顯,密布不定式氣孔。非腺毛呈錐形,由1至多個細胞組成,基部直徑約50μm,具角質(zhì)線紋和疣狀凸起。腺毛頭部扁球形,1~3個細胞,直徑約90~130μm,具短柄,偶見多細胞長柄。花粉粒眾多,黃色,球形,表面有疣狀突起,多數(shù)有6個孔溝,直徑70μm,可見三個萌發(fā)孔。導(dǎo)管為網(wǎng)紋及環(huán)紋。
(2)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4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將濾液調(diào)至含醇量為70%,用石油醚提除葉綠素。下層乙醇液供下述實驗:a.取乙醇溶液2ml,加鎂粉少量與鹽酸數(shù)滴,顯紅色。另取乙醇液0.2ml滴于濾紙上微干,噴以5%三氯化鋁乙醇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b.取上述乙醇液4ml蒸干,加5%鹽酸液4ml溶解,濾過,用氨水調(diào)濾液至堿性,用氯仿提取3次,每次5ml,合并提取液濃縮至5ml,取適量點于硅膠G薄層板上,用正丁醇-乙醇-水(4:1:1)為展開劑。展開后微干,噴以改良碘化鉍鉀試劑,有三個紅色斑點。
【炮制】 除去雜質(zhì)。
【性味】 甘、苦,寒。
【功能與主治】 清肝熱,止血,愈瘡,干黃水。用于肝、胃熱,黃水類病,血癥,瘡口不愈。幼苗用于腹水,浮腫。
【用法與用量】 9~15g。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
甘青青蘭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藥品名稱】甘青青蘭 【藏藥名】知楊故 【拼音名】Ganqingqinglan 【英文名】HERBADRACOCEPHALITANGUTICI 【標準編號】WS3-BC-002 【來源/處方】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甘青青蘭Dracocephalumtanguticum Maxim.的干燥地...
文章標簽:
相關(guān)推薦
-
鳳眼草
鳳眼草 (《品匯精要》) 【異名】椿莢(《圣濟總錄》),樗莢(《綱目》),鳳眼子(《獸醫(yī)常用中藥》),樗樹凸凸(《山東中藥》...
-
甘土
甘土 (《本草拾遺》) 【異名】白單、白?《石藥爾雅》),膨潤土(《黑龍江中藥》)。 【來源】為硅酸鹽類礦物蒙脫土、漂白土...
-
甘草頭
甘草頭 (《綱目》) 【異名】疙瘩草(《甘肅中藥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莖上端的蘆頭部分。植物形態(tài)詳"甘草...
-
甘草節(jié)
甘草節(jié) (《本草原始》) 【異名】粉草節(jié)(《外科精要》)。 【來源】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或根莖內(nèi)充填有棕黑色、樹脂狀物質(zhì)...
-
白龍頭
白龍頭 (《南京民間藥草》) 【來源】為菊科植物山萵苣的根。原植物詳山萵苣條。 【采集】春、夏采。 【藥材】幼苗時,根...
-
馬藺子
馬藺子(《唐本草》) 【異名】蠡實(《本經(jīng)》),荔實(《別錄》),馬楝子(《本草圖經(jīng)》),馬蓮子(《河北中藥手冊》)。 【來源...
-
大頭狗
大頭狗 (《陸川本草》) 【異名】毫螭蟲、土蚱子、土螞蚱子(《中國農(nóng)作物病蟲圖譜》)。 【來源】為蟋蟀科昆蟲油葫蘆的全...
-
地楊梅
地楊梅 (《本草抬遺》) 【來源】為燈芯草科植物地楊梅的全草或果實。 【植物形態(tài)】地楊梅 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小塊根。葉...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鳳眼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