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氈草
(《泉州本草》)
【異名】金雀梅、金雀花(《泉州青草藥》),天地花(《泉州本草》),地紅花、小毛氈苔(《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茅膏菜科植物匙葉茅膏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匙葉茅膏菜
多年生草本。莖極短縮。葉皆基生,呈鑲嵌式;葉片匙形,長1~2厘米,上部圓而較寬,下部漸次狹窄,無明顯的葉柄,上面密被紫紅色腺毛,毛長可達5毫米。花莖自葉叢抽出,高10~15厘米;花淡紅色,側(cè)生于花莖頂端,排列成總狀花序;萼片5,宿存;花瓣5;雄蕊5;花柱3,各2深裂。蒴果。花期夏季。
生于山區(qū)陰濕斜坡,或濕地水溝旁。分布福建、廣東、臺灣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泉州本草》:"甘,寒,無毒。"
【歸經(jīng)】《泉州本草》:"入心、肺、胃三經(jīng)。"
【功用主治】請熱解渴,涼血通淋。治感冒,肺癰,咳嗽口渴,吐血咯血,淋病,喉蛾,疔瘡。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品0.5~1兩。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肺熱肺癰,發(fā)熱咳嗽口渴:鮮地氈草一兩,煎湯調(diào)蜜服。
②治吐血,咯血:鮮地氈草一兩。搗爛絞汁調(diào)蜜服。
③治單雙乳蛾或喉癀:地氈草曬干研末吹喉,仍以鮮地氈草一兩至一兩半,煎湯服。
④治金錢癬:鮮地氈草擦患處(干者先浸米醋再擦),每日一、二次。
⑤治一切疔瘡:鮮地氈草加生桐油、冷飯粒、烏糖搗敷。
⑥治諸淋:鮮地氈草一兩。煎湯調(diào)冰糖服。(①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⑦治對口瘡:鮮小毛氈苔、連錢草各適量加食鹽、冷飯或紅糖少許,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⑧治流行性感冒:鮮小毛氈苔五至八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地氈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地氈草 (《泉州本草》) 【異名】金雀梅、金雀花(《泉州青草藥》),天地花(《泉州本草》),地紅花、小毛氈苔(《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茅膏菜科植物匙葉茅膏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
文章標簽:
相關(guān)推薦
-
地楊梅
地楊梅 (《本草抬遺》) 【來源】為燈芯草科植物地楊梅的全草或果實。 【植物形態(tài)】地楊梅 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小塊根。葉...
-
貂尾
貂尾 (《綱目拾遺》) 【來源】為鼬科動物紫貂的尾或皮毛。 【動物形態(tài)】紫貂,又名:黑貂(《國策》),栗鼠(《爾雅翼)),...
-
滇雞骨常山
滇雞骨常山 (《中藥材品種論述》)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雞骨常山的枝葉。 【植物形態(tài)】雞骨常山(《植物名實圖考》),...
-
棣棠花
棣棠花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異名】地棠、黃度梅、金棣棠、黃榆葉梅、麻葉棣棠(《中國樹木分類學》),地園花(《民...
-
金腰帶
金腰帶 (《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瑞香科植物垂穗蕘花的花、根、莖皮。 【植物形態(tài)】垂穗蕘花,又名:細軸蕘花、野棉...
-
蓮子心
蓮子心(《食性本草》) 【異名】薏(《爾雅》),苦薏(《本草圖經(jīng)》),蓮薏(《綱目》),蓮心(《本草再新》)。 【來源】為睡蓮...
-
光慈姑
光慈姑 (《河南中藥手冊》) 【異名】老鴉瓣、老鴉頭、棉花包(《植物名實圖考》),毛地梨(《中國藥植志》),光菇(《中藥形...
-
單根木葉
單根木葉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海南狗牙花的葉。植物形態(tài)詳"單根木"條。 【采集】全年...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地楊梅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