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雞骨常山
(《中藥材品種論述》)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雞骨常山的枝葉。
【植物形態】雞骨常山(《植物名實圖考》),又名:云南鴨腳樹、紅辣樹、白虎木、野辣椒。
直立灌木,高達3米。莖灰褐色。單葉3~5輪生,無柄;薄紙質;葉片倒卵狀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1~3厘米,基部狹楔形,先端長漸尖,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兩面均被極稀疏短柔毛,在脈上較密,側脈17~22對。花兩性,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近頂生;花粉紅色,芳香,萼短,5裂;花冠高腳碟狀,長13毫米;雄蕊內藏于花冠管喉部,不伸出;心皮2,分離,胚珠多數,花柱線形。蓇葖果2,狹長線形,長3厘米,直徑4毫米,種子具有極短緣毛。花期3~6月。果期8~11月。
生于山坡、溪邊、濕潤地。分布云南。
本植物的根(紅辣樹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夏季采收。曬干,或切成厚片。
【藥材】干燥的枝葉,枝多切成厚約1毫米的斜片。老枝徑約6~8毫米,外皮灰褐色,有縱紋,皮孔細小突起,斷面中心髓部細小而空,木部白色;幼枝較細,皮青灰色,髓部中空較大,外皮易剝離。葉3~5片輪生,橢圓狀或卵狀長圓形至披針形,全緣,干燥后多皺縮卷曲。氣無,味苦。
產于云南。
【化學成分】根含利血平。
【性味】①《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味苦。"
②《云南中草藥選》:"苦,涼,有小毒。"
【功用主治】①《昆明藥植調查報告》:"治瘧疾。"
②《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接骨,止痛。治肝炎。"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研末敷。
滇雞骨常山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滇雞骨常山 (《中藥材品種論述》)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雞骨常山的枝葉。 【植物形態】雞骨常山(《植物名實圖考》),又名:云南鴨腳樹、紅辣樹、白虎木、野辣椒。 直立灌木,高達3米...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棣棠花
棣棠花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異名】地棠、黃度梅、金棣棠、黃榆葉梅、麻葉棣棠(《中國樹木分類學》),地園花(《民...
-
地骷髏
地骷髏 (《綱目拾遺》) 【異名】仙人骨(《博濟方》),老蘿卜頭(《分類草藥性》),老人頭(《天寶本草》),地枯蘿(《現代實...
-
吊燈花
吊燈花 (《貴州草藥》) 【異名】小鵝兒腸(《貴州草藥》)。 【來源】為蘿藦科植物短序吊燈花的全草。 【植物形態】短序吊...
-
點頭菊
點頭菊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點頭菊的全草。 【植物形態】點頭菊 多年生草本,高約35厘米。根莖短,...
-
金精石
金精石 (《綱目》) 【來源】為硅酸鹽類礦物水金云母。 【礦物形態】水金云母,又名:蛭石,貓金。 單斜晶系。晶體常呈薄...
-
廣東升麻
廣東升麻 (《廣東中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麻花頭的根。 【植物形態】麻花頭 多年生草本.根莖短;根數條,有分支,直...
-
白沙糖
白沙糖 (《綱目》) 【異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錄》),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備要》)。 【來源...
-
刀豆殼
刀豆殼 (《醫林纂要》) 【來源】為豆科植物刃豆的果殼。植物形態詳"刀豆"條。 【采集】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果實,曬干...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棣棠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