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骷髏
(《綱目拾遺》)
【異名】仙人骨(《博濟方》),老蘿卜頭(《分類草藥性》),老人頭(《天寶本草》),地枯蘿(《現(xiàn)代實用中藥》),氣蘿卜(《江蘇植藥志》),枯蘿卜(《山東中藥》),空萊菔(《蘇州本產(chǎn)藥材》)。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老根,經(jīng)曬干而成。植物形態(tài)詳"萊菔"條。
【采集】在種子成熟后,連根拔起,剪除地上部分,取根用水洗凈后曬干。貯干燥處。
【藥材】全體呈圓柱狀,長20~25厘米,直徑3~4厘米,微扁,略扭曲,紫紅色或灰褐色,表面不平整,具波狀的縱皺紋,往往波狀紋交叉而成網(wǎng)狀紋理,且具橫向排列的黃褐色條紋及長2~3厘米的支根或支根痕;頂端具中空的莖基,長1~4厘米。質(zhì)地輕,折斷面為淡黃白色而疏松。以身干、色淡黃、肉白、質(zhì)輕者為佳。
全國各地均產(chǎn)。
【炮制】水洗,稍潤,頂頭切成2.5厘米長的小段,曬干。
【性味】甘辛,平。
①《分類草藥性》:"溫。"
②《山東中藥》:"味淡微辛。"
③《藥材學(xué)》:"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宣肺化痰,消食,利水。治咳嗽多痰,食積氣滯,脘腹痞悶脹痛,水腫喘滿,噤口痢疾。
①《綱目拾遺》:"能大通肺氣,解煤炭熏人毒。"
②《分類草藥性》:"止咳化痰,消腫氣,面積,治痢癥。"
③《天寶本草》:"消痰,除積聚。諸般氣滯,肚腹脹滿。"
④《現(xiàn)代實用中藥》:"利尿退腫。"
⑤《貴州民間方藥集》:"煮水可治凍瘡,洗腳可減少腳汗。"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或入丸劑。外用:煎水洗。
【選方】①治痞塊及氣痞、食痞:陳年木瓜一個,地骷髏四兩。煎汁,時常服一小盞。(《醫(yī)宗匯編》)
②治黃疸變?yōu)殡洑獯福仉躏枑灒须涮弁矗⑿吼峒步Y(jié)熱,噤口痢疾,結(jié)胸傷寒,傷力黃腫,并脫力黃各癥:人中白(以露天不見糞者方佳,火煅醋淬七次)一兩,神曲、白卜子、地骷髏各五錢,砂仁二錢(以上俱炒),陳香櫞一個。共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七丸,或燈草湯下,或酒下。(《海昌方》萬應(yīng)丹)
地骷髏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地骷髏 (《綱目拾遺》) 【異名】仙人骨(《博濟方》),老蘿卜頭(《分類草藥性》),老人頭(《天寶本草》),地枯蘿(《現(xiàn)代實用中藥》),氣蘿卜(《江蘇植藥志》),枯蘿卜(《山東中藥》),空萊...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吊燈花
吊燈花 (《貴州草藥》) 【異名】小鵝兒腸(《貴州草藥》)。 【來源】為蘿藦科植物短序吊燈花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短序吊...
-
點頭菊
點頭菊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點頭菊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點頭菊 多年生草本,高約35厘米。根莖短,...
-
地麻黃
地麻黃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粟米草(《植物名實圖考》),地杉樹(《貴州民間藥物》),鴨腳瓜子草(《浙江天目山藥植...
-
雕骨
雕骨 (《綱目》) 【來源】為鷹科動物金雕的骨胳。 【動物形態(tài)】金雕,又名:鶉(《毛詩傳》),鷲(《山海經(jīng)》),鶩(《說文...
-
地黃瓜
地黃瓜 (《貴州民間方藥集》) 【異名】白蒂黃瓜、鏵嘴菜(《貴州民間方藥集》),曲角堇(《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xué)》),黃瓜香...
-
白毛藤
白毛藤 (《百草鏡》) 【異名】苻(《爾雅》),蜀羊泉、谷菜(《本經(jīng)》),鬼目草(《爾雅》郭璞注),白草(《別錄》),排風(fēng)、白...
-
單條草
單條草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星宿菜(《救荒本草》),靈疾草(《陜西植藥調(diào)查》),小硼砂(《貴州植藥調(diào)查》)。 【來...
-
刺竹筍
刺竹筍 (《綱目》) 【異名】芳竹筍(《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箣竹的苗。 【植物形態(tài)】箣竹(贊寧《筍譜》...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吊燈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