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烏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地雷、黑地雷、金串珠(《貴州民間藥物》),蜈蚣三七(《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林蔭銀蓮花的根莖。
【植物形態】林蔭銀蓮花,又名:鵝掌草、二輪草。
多年生柔軟草本。根莖橫臥或斜上,肉質,黑褐色,有環節,頂端圍以膜質的鞘狀鱗片;須根纖維狀。葉根出,叢生;葉柄長14~16厘米;葉片五角狀心圓形,3全裂;頂端裂片菱狀楔形,長2.5~4.5厘米,寬2~3.5厘米,更作3尖裂,先端具鈍頭的缺刻及齒牙;側裂片更作2深裂,上方裂片與頂端裂片相似,基部裂片較小,斜楔形,2尖裂;上面有時散布淡白色斑點,沿葉脈疏被白色柔毛,下面無毛。花莖長15~20厘米或更長,頂端具葉狀總苞1片,繞莖無柄;花自苞葉中心抽出,1~3朵,花梗長5~6厘米或更長,疏生白色柔毛;花被白色,背面現淡紫暈,常為5片,有時6~7片,寬卵形或長橢圓形,長10~15毫米;雄蕊多數,花絲長短不一;心皮多數,子房表面密生白色絹毛,柱頭帽狀,無花柱。瘦果卵狀橢圓形,被白色短毛。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于林下陰濕處。分布我國陜西,南延華東、西南各地。
【采集】春、夏采收。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溫,味辛微苦"
【功用主治】祛風濕,助筋骨。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貴州民間藥物》:"解毒,驅風濕。"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
【選方】①治風濕:地烏一兩,泡酒半斤,每次服三錢。或地烏三錢,白龍須二錢,大血藤、大風藤各五錢。泡酒二斤,每次服一小杯。(《貴州民間藥物》)
②療傷,發散,助筋骨:鮮蜈蚣三七根二至三兩,切片,加白糖燉汁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地烏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地烏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地雷、黑地雷、金串珠(《貴州民間藥物》),蜈蚣三七(《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林蔭銀蓮花的根莖。 【植物形態】林蔭銀蓮花,又名...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地瓜根
地瓜根 (《草木便方》) 【來源】為桑科植物地瓜的根。植物形態詳"地瓜藤"條。 【性味】苦澀,涼。 ①《滇南本草》:"性涼...
-
地骨皮
地骨皮 (《本經》) 【異名】杞根、地骨、地輔、地節(《本經》),枸杞根,茍起根(《本草經集注》),枸杞根皮(《藥性論》...
-
地貴草根
地貴草根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滇桂蛇根草的根。 【植物形態】滇桂蛇根草,又名:地貴草。 亞灌木,...
-
地瓜子
地瓜子 (《中國藥植志》) 【異名】地蘿卜子(《貴州民間方藥集》)。 【來源】為豆科植物豆薯的種子。植物形態詳"地瓜"條。...
-
金櫻葉
金櫻葉 (《綱目》) 【異名】塘鶯隋(《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嫩葉。植物形態詳"金櫻子"條。 【...
-
雞翎草
雞翎草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長肉芽草、狐尾藻棘豆。 【來源】為豆科植物多葉棘豆的全草。 【植物形態】多葉棘豆...
-
白楊葉
白楊葉 (《唐本草》)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葉。植物形態詳白楊樹皮條。 【功用主治】《綱目》:治齲齒,煎水含漱...
-
大花衛矛果
大花衛矛果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衛矛科植物大花衛矛的果實。植物形態詳"野杜仲"條。 【采集】秋季采收。...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地瓜根
下一篇:暫無